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军事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中国之舟,为和平友爱而来——一份来自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的报告(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2-11
摘要:疟疾、伤寒、霍乱等流行,和平方舟勇敢“逆行”,来到这里。中国医生冒着生命危险,进入泥石流灾民安置点巡诊,并派出分队对灾民临时住所、卫生区域和公共设施进行消毒,将9名重症患者送到医院船上做进一步治疗。

疟疾、伤寒、霍乱等流行,和平方舟勇敢“逆行”,来到这里。中国医生冒着生命危险,进入泥石流灾民安置点巡诊,并派出分队对灾民临时住所、卫生区域和公共设施进行消毒,将9名重症患者送到医院船上做进一步治疗。

“白天出去接诊、巡诊,下午5点左右开始手术,手术台边上用餐、加班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都是常态。”和平方舟第3任船长郭保丰说。从靠泊到离开,所有的人都在紧张工作。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一名塞拉利昂政府高级官员在参观和平方舟后,对中国军人说:“中国永远是塞拉利昂最可靠的兄弟。”

医者仁心,患者至上。在非洲东部的肯尼亚开展医疗服务期间,一位患者的验血报告,让和平方舟护理部主任江有琴倒吸了一口凉气:HIV呈阳性。也就是说,这是一名艾滋病患者。

怀着“救死扶伤”的医者本能,江有琴为患者抽血、打针、化验、治疗,平静一如往常。诊疗结束后,她才发现自己由于神经高度紧绷,衣服早已被汗水湿透了。

事后,当这名患者再次赶到码头表达感谢时,医院船已前往坦桑尼亚。于是,他不远千里从肯尼亚乘飞机追到坦桑尼亚:“我的家人平时都对我十分避讳,但中国医生竟如此关爱和体贴!”

文化

加勒比的海风,在夜色中拂过宁静的委内瑞拉拉瓜伊拉港。悬挂满旗满灯的和平方舟,宛若盛装的公主,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甲板上,女兵邱明霞轻抚古筝,一曲悠扬的《渔舟唱晚》从指尖缓缓流出。原本热闹的甲板招待会,瞬间安静了下来,人们都把目光投向舞台中央。中国民乐让来宾们仿佛看到了一幅晚霞辉映下渔人载歌而归的动人画面。

这是和平方舟执行“和谐使命”任务期间开展的一次文化交流活动。沿着当年郑和船队走过的航路,和平方舟一边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救助生命,一边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在11年的航迹中,和平方舟一共举办了100多场次这样的文化交流活动,向世界推介传统又现代的中国。

在和平方舟的接诊大厅,大屏幕滚动播放着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在这里,人们知道了中国除了北京、上海、广州,还有很多大城市,比如杭州、深圳和重庆。中国除了有京剧和功夫,还有华为和淘宝。中国人早就不留辫子,也不穿长衫,出门根本不用带钱,用手机扫一扫就可以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

每到一地,与当地孔子学院师生进行交流也是和平方舟的一个既定科目。在塞拉利昂、在安哥拉,多才多艺的和平方舟官兵给孔子学院师生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和平方舟上的医生,不仅是一名合格的军人、合格的医生,还必须是一名合格的文化使者。”被誉为“元老级”船员的海上医院院长孙涛说,每名船员都是这张中国名片上的字符。

“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王文珍还记得,9年前,当她带着一支以她名字命名的健康服务小分队,走进肯尼亚的一所孤儿院时,孩子们脸上的好奇和紧张。

一套英文版的“洗手操”,让孤儿院的孩子们欢乐起来,开心地跟着王文珍学习洗手。王文珍用女性特有的耐心,带领孩子们养成健康生活的习惯。

“你们的到来,让我们感受到了来自中国的仁爱文化。谢谢你,中国!”孤儿院院长比特丽丝说。

作为中医专家,李伟红和她传承传统的中医学,一直是外国人好奇的焦点。2015年11月3日至7日,和平方舟对美国圣迭戈进行为期5天的友好访问。当地老人布拉斯金登船参观时,李伟红帮他把了把脉,拿出一根银针,在他的右耳上扎了几针,然后又让他俯卧到病床上做拔罐。

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布拉斯金顿感浑身轻松,连声称赞“太神奇了”。

李伟红说:“中医讲究‘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说到底也是为了一个字‘通’。‘通’,让世界变得更好。”

56岁的医疗中心主任蔡金辉,是和平方舟首批船员,如今也成了年龄最大的船员。和平方舟的每一次远航,蔡金辉从未缺席。在他看来,和平方舟始终秉承“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帮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认识中国军队。

“我们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是被海洋连结成的命运共同体——这是我们要向全世界说的话。”蔡金辉说。


(责编:牛镛、岳弘彬)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