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预警在用户所在地将受强震波及之前,利用电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提前几秒到几十秒,以弹窗和警报声警报告知震中、预警震级、预警时间、预估烈度等地震预警信息,为用户避险争取时间。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小米公司共同研发,在全球率先打通了大陆地震预警网与手机、电视操作系统的技术链路,使电视、手机地震预警服务从第三方软件转为操作系统级的服务,既不需要民众下载地震预警APP,也消除了地震预警功能被误关的可能性,提升了预警功能的可靠性和到达率。 今年6月17日四川长宁地震使得地震预警功能广泛进入公众视野,小米公司了解后立刻联系减灾所商讨内置该功能。9月小米发布的MIUI11中便已包含了地震预警功能,电视随后上线。功能上线至今,已成功预警11月10日06:46的四川宜宾市兴文县4.1级地震。 “手机操作系统级接入地震预警功能,在世界地震预警领域尚属首次,是一个灾害预警领域的里程碑事件。”国家特聘专家、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减灾所所长王暾博士表示,一般来说,手机是通过APP或特殊短信接入获得地震预警信息的。但自然灾害对任何人都是小概率事件,民众平时难以关注灾害及灾害预警。这表明即使存在灾害预警APP,民众也难以下载从而使用,而不使用则灾害预警系统的减灾效果就不能发挥。作为对比,手机操作系统内置地震预警功能的优点是手机用户无需安装地震预警APP即具有地震预警功能。手机操作系统级接入,还可使得地震预警信息按最高优先级传递,最大限度降低通信延迟,给预警多留一点时间。未来减灾所还将与小米AIoT平台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解决地震预警“最后一公里”问题,用科技守护生命。 据悉,汶川地震后的11年来,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持续专注地震预警,已形成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世界领先的ICL地震预警技术,也使我国成为继日本、墨西哥之后第三个具有地震预警能力的国家。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位于成都高新区天府软件园。作为成都高新区引进的海归人才,王暾团队获得了来自成都高新区的项目启动资金和后续系列人才扶持资金。成都高新区还大力支持王暾博士积极推广相关地震预警技术成果在辖区学校、工厂、办公楼、软件园等人口密集地区示范应用。 目前,减灾所已与应急管理部门(地震部门)联合建成了延伸至全国31个省市区,覆盖面积220万平方公里,覆盖我国地震区人口90%(6.6亿人)的全球最大地震预警网——大陆地震预警网。自2011年起,该地震预警网已通过手机、广播电视、政务微博、专用接收终端等连续8年安全服务民众、学校、社区、化工、地铁、高铁及国家重大工程等领域和行业,并连续预警芦山7级、九寨沟7级、长宁6.0级等53次破坏性地震。如今,大陆地震预警网已经通过电视、手机延伸到四川所有21个市州。 王暾表示,该预警成果已服务尼泊尔、印度尼西亚等“一带一路”国家,目前全球6个具有地震预警能力的国家中的3个都由该成果支撑。 参考: 1、地震预警简介 地震预警不是地震预报。地震预警是利用电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能够在地震灾难前向用户提供几秒到几十秒的预警。地震预警是全自动的秒级响应,其性能包括可靠性等完全取决于技术系统本身。 地震预警存在盲区、可能漏报、预警参数可能有偏差。但是,即使有这些不足,地震预警仍然有重大减灾效益。 2、地震预警的减灾效果。已有理论研究表明,预警时间为3秒,可使人员伤亡比减少14%;如果为10秒,人员伤亡比减少39%。如果预警时间为20秒,可使人员伤亡比减少63%。 3、根据公开资料,目前全球其他区域的手机地震预警服务,主要通过APP、特殊短信提供。其中,日本是通过手机预装或用户自行下载APP和电信运营商发送短信。美国和墨西哥,是通过手机APP,用户可自行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