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东方网总裁徐世平:我们离智媒体究竟有多远?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1-13
摘要:对于主流媒体来说,随着5G时代的到来,我们将面对更加艰难的局面。

  现在,有一个词非常热:智媒体。

  各种各样冠以“智媒体”的举动,在媒体圈纷纷出笼。有想要做平台的,做机构的,做研究的,似乎5G来了,媒体的春天也就要来了。对此,我严重不认同。为什么呢?

  智媒体的基础是什么,毫无疑问,是技术。看看我们媒体的现状,媒体的技术基因严重不足。谈智媒体,就像空中楼阁。说句实在话,智媒体离我们还太远。

  二十多年前,中关村南大门零公里处,曾有一块大的广告牌,“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向北1500米”。套用一下,我们离智媒体还有多远?不是向北,是完全找不到北!也不是1500米,而是三千里。

  我们不妨先从4G条件下的两个纬度,看看我们的差距。

  一是技术储备。

  最近五六年,我一直在研究主流媒体的发展与变革的问题。其中,最关心的,莫过于主流媒体的技术储备问题。经过调查研究,主流媒体普遍存在如下技术短板:

  1.技术团队人员稀少,特别是高端技术人员严重缺乏。互联网技术人员在媒体集团的人员占比,都在5%以下,且基本属于运营维护人员。说句不客气的话,技术人员在国有媒体,基本是边缘化的,没有地位,更谈不上主导与决策的能力。

  2.技术自主研发能力严重不足,几乎所有的产品是外包的。包括一些名头很大的产品。说白了,技术系统的主导权并不在我们手里。有些单位,连修修补补的能力都没有。

  3.技术数据的处理能力和分发能力严重缺乏。主流媒体依然在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所谓的互联网媒体的运行。前些年,我们的媒体跟着起哄,大家一起批斗算法,什么信息孤岛和低俗化倾向等等,现在又跟着起哄,声称要站出来主导算法,研究主流媒体的主流算法。但是,我们的信息内容的处理、审核、分发环节,完全不具备基于人工智能的自主的技术处理能力。

  4.技术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远远落后于商业网站。更有甚者,超九成的主流媒体,几乎没有技术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尽管,这不是基本的要求,但这肯定是媒体技术创新能力的体现。

  二是技术投入。

  技术投入,是衡量一个媒体转型融合的重要标志。要么是不敢花钱、要么是没钱能花,是两种普遍的现象。没钱投入的情况比较常见。不少媒体经营日薄西山,日子都过不下去了。这里可以看看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的行业数据。去年媒体行业整体业绩下滑28%,今年上半年则扩大到32%。因此,我们只能靠政府的一些各类名目的财政补贴,装装门面,在技术上有了一些少得可怜的投入。往往,这些钱还没有花在关键之处,都赶时髦去做中央厨房,做数据大屏了。这不是实用性的,而是供参观用的。我还听说,某家知名媒体,花了十几天时间,建成了中央厨房,这真是可笑。客观地说,这不是建设中央厨房,这是装修会议室。我始终认为,中央厨房不是工具,而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数据处理系统和数据分发配送系统。我们花了几年时间,才打通了公司上下的数据,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另一种现象,就是不敢花钱。为什么不敢花钱?有几个原因。一是决策层面的。我们主流媒体的领导班子,基本是文人出身,不懂技术,而技术的投入,往往数额较大,很难下手。班子要决策自己完全不懂的东西,真的很难。二是投入后的产出无法评估。是投入就要产出,而我们主流媒体做的新媒体项目,不少属于“观光工程”或者“面子工程”,基本不符合新兴媒体的运作规律,缺乏基本的商业模式。说白了,就是不挣钱。

  为什么不挣钱没有商业模式呢?因为我们没有完全弄懂,现在的媒体信息传播和内容变现模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比如说,信息传播方式的根本性改变,我们已从“人找信息”进入到“信息找人”。互联网进入中国,直接导致媒体传播方式的革命。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加速了这一革命性的进程。从门户网站到搜索工具,再到信息的精准推荐,从“人找信息”变化到了“信息找人”“新闻找人”。

  再比如,内容变现方式的根本性改变,从“后置模式”到“前置模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可精准匹配信息、用户与广告,从而实现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以及经营能力的最大化最优化。

  这两个变化,其驱动力都是技术的进步与迭代。呵,转了一圈,又回来了。我们的主流媒体,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一个怪圈:技术驱动变革,但我们技术不行;没有技术,我们又没钱投入,也不敢投入。

  总之,4G条件下的难题还没有解决,我们又迎来了5G的巨大挑战。

  先说5G商用的时间表。有乐观的有不乐观的。一般的观点,5G的商用普及,大致是未来两三年的事情。也就是说,我们还有时间准备。这就看我们的决心了。

  再来看,5G的特点。三句话:高速率,低时延,大容量。如果再加一句话,就是“万物互联”。从媒体的角度看,我们可能面临三大问题。

  第一个大问题:媒体终端的极大丰富性和极端复杂性。

  4G条件下,媒体的终端主要是电视屏、电脑屏、手机屏及户外屏。严格说,户外屏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终端,因为政策限制户外屏实现联网。电视屏正在快速电脑化,各种应用,在盒子中快速增长。手机依然是最主要的终端,手机用户总量甚至超过了网民的人数。因此,我们提出一键分发、多屏适配,主要是指不同型号的手机屏的匹配。说实在的,我们的媒体,连4G条件下的一键分发、多屏适配的能力都不具备。

  5G又是什么情况呢?前面提到的屏,依然是终端之一。但是,万物互联的特性,让媒体的终端变得越来越丰富。我们可以想象,卫生间的镜子可以是终端,车窗也可以是终端,飞机舷窗也是可能的终端,各类可穿戴的可视镜,也可能是终端,等等。因此,信息处理的多屏适配,便变得非常的复杂。这里需要的算法要求,比现有的算法框架,要难上一千倍。这里需要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基础性的技术支撑。

  在5G环境下,媒体的定义将被广泛延伸,任何物体都可以植入芯片和传感器,成为“海量连接”的一环,都能够采集、分析并向外传输数字信号。因此,所有物体都具有“信息传播能力”,都可以成为“媒体终端”。媒体终端的形态也将极大丰富,相较于传统的云计算,边缘计算技术将推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设备大发展,家庭媒体、个人移动媒体和车载媒体的潜力将被大大释放。

  在5G环境下,媒体借助人工智能和海量链接,信息采集的空间范围和精确度极度增强,媒体可在第一时间感知异常、捕捉变化。随着传播清晰度和流畅性的显著增强,现场视频直播也将成为媒体内容生产的新常态。媒体将真正实现对网络、社群、场景行为、政务数据乃至各种传感器数据的即时汇聚、即时筛选、即时归集与即时传播。在某种意义上,媒体将实现采编发流程的全程融合。

  面对如此复杂的信息生产和传播分发的状况,我们的媒体有技术能力进行智能的处置吗?我们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第二个大问题:媒体表达手段的多样性、融合性与极端复杂性。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