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化名)曾是一位催收公司的老板,谈及过往,他坦言,涂鸦喷漆(喷上某某某不还钱)、胶枪(堵锁眼)、自制催泪瓦斯等催收手法都用过。“这主要是一场心理战”,杨明告诉新京报记者,“曾经还请欠债人去洗浴中心谈过。我们事先会关照洗浴中心的老板给欠债人更衣箱换锁,他要想出去,就只能请朋友带钱过来帮他还款。” 有被催收经历的王希告诉记者,根据他个人的经历,催收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打电话,客气地跟你说一套他们自己的威胁理论;第二阶段,短信威胁,就是呼死你;第三阶段,正规公司会给你寄律师函,而不正规的公司就开始伪造律师函。” 王希透露,现在不少放贷公司会把单子给催收,然后分成特别高,所以催收方往往会不择手段。 王希告诉记者,有不少福建广州那边的催收公司,在催收时每次会编辑一条上门的信息,上面会写好催收费、加油费、住店费等。“有时放贷人员给催收公司一笔5000元的催收款项,催收人员在催收时会找欠款人要账5万元。” 王君(化名)离开催收行业六年。“以前要账,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威胁。”王君透露,喷漆、恐吓信等都是较为常用的催收手段。“甚至,24小时追踪也是常用的手段,一直跟着他。” 据另一位相关人士介绍,催收行业也有一个底线,即“要钱不要命”。王君亦表示“要账要出命,得不偿失”。 上述两位人士均表示,遭遇过被催收的对象报警处理。 “不过总体来讲,由于扫黑除恶,今年以来暴力催收的状况已经很少了。”王希称。 暴利生意 佣金可达50%,“不成功不收费” 关于分成,一位催收行业曾经的业者告诉记者,“我们之前是‘百五’、‘百十’,即本金的5%、利息的10%归催收所有,现在涨了。” 据张勇了解,行业佣金一般是30个点(即催收回来金额的30%),“假设一个员工一个月能催回5万元,10个人催回50万元,银行给30个点佣金,我给员工10个点,综合运营开支10个点,老板还有10个点的利润。” 全民普惠信用管理公司联合创始人罗京称,一般催收有两种,一种是坐席,一个人一个月给8000-10000元不等;一种是佣金制,按回款比例支付佣金,佣金比例从5%-50%不等,难度越大,佣金比例越高。 张勇表示,这个钱不好赚。行业内的一种结佣方式,是以结果为导向,不成功不收费,也因此称催收公司都是“风险代理”。张勇举例称,假如一家金融机构给了催收公司1亿的单子,需要100人干活,事前金融机构不用给1分钱,而是根据最终催收回的金额按比例支付佣金,这就把所有风险成本都压给催收公司,难免(催收)力度就有点大了。更“狠”的银行会先向催收公司收取一笔保证金,目标达到了正常结算佣金,达不到还要扣除保证金。 “想进来做没有两把刷子很难。”张勇称,催收公司业态和盈利模式有瑕疵,导致催收行业乱象不断,外加没有统一的准入门槛等。 新京报记者以“催收”为关键词搜索招聘信息发现,催收人员的招聘市场依然火爆。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仅10月21日至10月22日两天内,杭州地区招聘催收人员的信息就超过了30条。其中,51信用卡所在的杭州恩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还于10月22日发布了催收支持的招聘岗位,月薪6000至10000元。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根据招聘网站给出的薪资标准,一名催收员的税前薪资多在5000元至10000元。 一名从事催收行业的员工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正规的催收公司在催收过程中,一般比较注意用语,没有暴力催收的情况,但可能也会采取给欠款人的亲戚朋友打电话的方式,告诉他身边所有人他欠款未还,通过这种方式对欠款人进行一些舆论上的压力,让他觉得他的欠钱行为所有人都知道,但暴力性、涉黑的催收,正规公司不敢做。 监管加码 规范催收,同时打击“恶意逃废债”势在必行 监管已注意到暴力催收带来的问题。 今年6月,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规范催收倡议书》,对P2P平台的催收制度、催收外包等作出了明确规定。7月,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召开网贷行业催收问题研讨会,提出设定执行与惩戒机制,重点限制电话催收、上门催收几大主流催收方式的操作盲区;催收记录形成日报、周报、月报,定期报备、存档且至少保存5年;对催收从业人员进行资质认定和合规操作培训等催收规则和方法。 在信用卡业资深研究人士董峥看来,催收是事后弥补,很难避免矛盾,金融机构如何做好事前防范、事中监督更重要,从源头上不要乱贷。 就在51信用卡爆出被查同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印发《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明确非法放贷入刑认定标准,实际年化利率超36%即涉刑事责任。关于贷后管理,意见也指出,为强行索要因非法放贷而产生的债务,实施故意杀人、故意伤害、非法拘禁、故意毁坏财物、寻衅滋事等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数罪并罚。 今年5月27日,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下称“协会”)相关人士处获悉,继4月18日协会公布了超12万名“老赖”名单后,为切实保护出借人利益、防范化解P2P网贷风险,协会打击“恶意逃废债”行动有望再次“升级”。据了解,协会正在联络各省(市)互金行业协会,在全国范围内向P2P网贷从业机构征集借款主体“恶意逃废债”名单。 而根据协会的持续跟踪发现,一些“恶意逃废债”人群目前以“反催收”名义行着有组织、有预谋的“老赖”之实。这些“恶意逃废债”人群中的很多人,发起、成立了各种形式的反催收公共聊天群,大多集中于QQ平台。 也有业内人士担忧,过度打击催收可能导致一些老赖故意不还钱的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