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学生近视问题的重要指示精神,经国务院同意,2018年8月30日,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向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印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一年来,教育部等九部门扎实推进《实施方案》落地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联席会议机制。教育部等九部门建立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加强统筹协调、综合管理和督促检查。落实主体责任。2019年9月3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完成近视防控工作责任书签订,明确三方职责任务。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印发《实施方案》分工方案,健全工作责任制。教育部牵头组织召开贯彻落实《实施方案》专题座谈会,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视频会议,指导督促地方和学校抓好抓实近视防控。指导出台省级方案。29个省份印发了省级近视防控实施方案。 落实重点举措 推进中小学生减负。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了中小学生减负“三十条”,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严格校外培训机构管理,督促家庭履行教育监护责任,从源头上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近视防控举措。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增加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作业,切实减轻普通高中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促进幼儿快乐成长。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提供适宜幼儿的空间和游戏材料,充分保证幼儿游戏活动时间。部署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 核定近视比率。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财政部联合核定各省份2018年近视率。教育部将学生视力健康状况抽查纳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抽查复核项目。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15个省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4个省份超过50%。6岁儿童近视率为14.5%,小学生近视率为36.0%,初中生近视率为71.6%,高中生近视率为81.0%。开展改革试验。 教育部建设29个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和84个试点县(市、区),完善工作规范和标准,强化示范引领。明确标准规范。在《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中小学校设计规范》《幼儿园建设标准》中,明确校舍采光、照明技术规定和要求。印发《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要求学校科学规范指导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产品,控制使用时长。 提高防治能力 规范诊断治疗。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近视防治指南》《弱视诊治指南》《斜视诊治指南》,为科学规范预防矫正近视提供技术标准。成立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专家指导组,强化医疗卫生机构近视防治专业培训和技术指导。加强监督检查。开展2019年托幼机构、校外培训机构、学校采光照明“双随机”抽检,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切实加强监管的通知》,规范近视矫正。 建立视力档案。做好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确保2019年起覆盖率达90%以上。推动逐步建立电子档案,随儿童青少年入学实时转移、动态管理。 强化基层建设。指导督促地方落实保障政策和措施,要求各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未设立学校卫生科所的,于2019年底前建立省级专业机构。会同教育部等部门研究配齐配强校医的政策措施,推动校医室建设,增强学校卫生健康工作能力。综合干预治疗。中医药管理局研制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西医一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开展视功能中医药保护研究,推动完善保护诊疗技术、研发新方法和中药制剂。应用和推广中医药行业专项“青少年近视中医药综合防治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青少年视力低下中医外治法防控技术临床评价及规范化研究”等项目研究成果。 贯通体育锻炼 开放公共体育场馆。体育总局2018年、2019年分别下达中央资金9.3亿元,支持1277个、1323个公共体育场馆,向儿童青少年等群体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结合儿童青少年特点和体育需求,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和公共体育设施建设;2018年举办青少年冬夏令营3630个;57万余名青少年参加,掌握体育技能,培养锻炼习惯。2019年试点开展亲子夏令营,2万多家庭、5万多孩子和家长参加,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体育氛围。 同时开展体育赛事,实施青少年U系列体育赛事工程,2018年比赛373项次,参赛运动员10.45万人。举办43个项目86期青少年体育训练营,提高训练质量。推广普及青少年足球,推动俱乐部联赛、传统校比赛等赛事发展,2018年参赛青少年1.3万人。拓展赛事体系和项目数量,引导鼓励青少年足球、冰雪运动等社会草根赛事发展。2019年投入1600万元,支持各省份开展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支持中小学体育教师和外聘教练参加培训。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进学校、进社区,开展儿童青少年健身指导。在全国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开展群众体育嘉年华,让青少年体验科学健身的快乐。强化学校体育功能。教育部推动地方和学校严格落实学生每天1小时校内体育活动,引导督促学生每天放学后进行1—2小时户外活动。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学校落实普通高中学生学满216课时,保证学生体育活动时间。 严格市场监管 市场监管总局以学校周边为重点,开展全国眼镜制配场所计量专项监督检查,加强计量监管;开展眼镜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2018年抽查13个省(区、市)651家企业生产的696批次产品;严厉打击眼视光相关产品违法违规行为,加大近视防控相关产品广告监管和虚假广告查处力度;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归集公示验光配镜等行业市场主体信息,加强企业信用监管、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批准成立全国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眼镜验配服务分技术委员会,推进眼镜验配服务领域标准化。发布《书写用纸》等推荐性国家标准;实行近视相关不合格产品召回制度,召回眼镜产品5次954件,儿童文化用纸产品17次50.9万件;支持认证机构建立眼镜相关自愿性产品和服务认证制度,规范配镜,减少配镜不当造成的二次伤害;2018年协助办理眼镜等领域专利侵权纠纷案件100件,查处假冒专利违法案件110件,开展视觉产品比较试验和网络游戏消费体验调查,提供消费建议,维护青少年健康安全消费权益。 管控网络游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