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以“七大意识”促进教育科研质量提升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9-19
摘要:[ 摘要 ] 教育科学研究是推进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教育科研工作应强化使命意识、政治意识、全局意识

[ 摘要 ] 教育科学研究是推进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教育科研工作应强化使命意识、政治意识、全局意识、问题意识、合作意识、质量意识及责任意识,多措并举,促进教育科研质量的全面提升。

[ 关键词 ] 七大意识;教育科研工作;教育科研质量

[ 作者简介 ] 崔保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北京海淀 100088)

教育科学研究是推进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如何更好地推进教育科研工作,提升教育科研质量是一个紧迫的时代课题,需要全国教育科研战线深刻认识和把握新时代教育科研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勇于担当起新时代教育科研工作肩负的新使命,全面开启新时代教育科研工作的新征程,努力开创新时代教育科研工作的新气象。

一、强化使命意识抓机遇

2016 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战略判断和精辟论述,完全适用于教育科研工作。

可以说,处在当下的时代,教育科研工作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从全球范围来看,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我国加速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中,在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孕育兴起的背景下,教育功能、教育形态、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都面临着富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变化,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范式必然日益走出国门, 教育科研需要面对和回答时代之问、理论之问、实践之问。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改革开放40 年的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指南和实践基础。教育部长陈宝生在第七届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立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和副部长田学军在 2019 年全国教育科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对新时代教育科研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作了全面深刻的分析和阐述,明确提出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新征程中, 教育科研的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艰巨,教育科研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要求教育科研强化使命担当,紧跟时代潮流,服务国家战略,争取战略主动。

二、强化政治意识抓方向

教育部长陈宝生在第七届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立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提出的“八个好”要求,副部长田学军在 2019 年全国教育科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都把举旗定向作为教育科研工作的首要问题。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教育科研工作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旗帜鲜明讲政治是应有之义、应尽之责。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加强政治建设,把好政治关,善于从政治上把握研究方向,从政治上校正学术立场,从政治上审视成果应用。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2019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宣传思想有纪律,在公开发表以及国际学术交流中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主动权。要坚持人民立场,深入研究和把握人民立场在教育研究中的内涵要求,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想问题、谋对策,持续开展并改进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使教育科研更加贴近和满足人民需求。

三、强化全局意识抓规划

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教育科研工作,必须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只有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 才能明确主攻方向、把握着力重点、提升科研的作用和价值。强化全局意识,重要的抓手是规划。陈宝生部长明确指出,重视规划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大优势,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推进各项事业发展的重大方略。今后一个时期,要充分发挥教育科学规划的优势,用好规划的手段和方法,进一步推动教育科学研究繁荣发展。

提升教育科研规划的质量和水平,要深刻认识新时代我国教育发展面临的复杂世情、国情和教情, 科学把握教育规律,研究拟订富有战略性、前瞻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的规划课题,特别是发挥好全国和省级教育科学规划重大重点课题的引领作用。

在拟订课题指南过程中,要深入学习领会党中央和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的重大理论创新、重大方针政策、重大决策部署,做好“消化”、转化和具体化; 要改进规划课题的申报方式,吸引和鼓励优秀团队协同攻关,提高教育科研回答重大现实问题的能力, 积极产出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标志性研究成果。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和省级教育科学规划办要切实履行规划课题管理职责,在日常管理中严把入口关、过程关、出口关,弘扬优良学风,提高科研成果质量。课题承担者要履行好职责和承诺,潜心研究、崇尚精品,坚守学术诚信标准,坚持质量标准,及时优质地完成好规划课题任务。

四、强化问题意识抓创新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不仅难以形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而且解决不了我国的实际问题”。从教育领域看,在服务国家发展需求方面,教育科研的理论供给还严重不足,往往是实践跑到前面,群众的需求跑到前面, 现实的问题跑到前面。今年 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 - 2022 年)》,对推进教育现代化作出了战略部署,对教育改革发展中若干重大问题提出新的具体要求。

我们要进一步强化问题意识,聚焦中央关心、社会关注、人民关切的重大热点难点问题,找准要害和突破口,开展创新性研究,为教育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智力贡献。

第一,要增强创新意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这一全新的事业,必然要求教育科研工作富有创新性,必须着力推进道路、理论和制度创新, 必须指导和引领教育实践改革突破。应当深刻认识到,我国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历史积淀深厚,产生了一系列在世界范围内广有影响的理论成果,具有创新基因;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教育科研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装和行动指南。因此,教育科研工作者要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激发创新思维。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