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科技创新:炼化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8-29
摘要:这是一种新型渣油加氢技术,可加工高硫原油、稠油和油砂沥青等劣质原料,是当今炼油工业的研发热点。该技术适合加工高金属含量、高残炭、高硫含量、高酸值、高黏度劣质原料,轻油收率高、产品质量好、未转化油产率

  这是一种新型渣油加氢技术,可加工高硫原油、稠油和油砂沥青等劣质原料,是当今炼油工业的研发热点。该技术适合加工高金属含量、高残炭、高硫含量、高酸值、高黏度劣质原料,轻油收率高、产品质量好、未转化油产率低、加工费用低,技术优势明显,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原油直接裂解制烯烃技术工业应用取得重大进展

  原油直接裂解制烯烃技术省略了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等主要炼油环节,使工艺流程大为简化,可将原油直接生产化工产品的转化率提高至70%至80%,对于炼化转型升级将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2017年

  STRONG沸腾床渣油加氢技术工业试验取得成功

  STRONG沸腾床渣油加氢成套技术具有较强的原料适应性、操作灵活性,转化率可达60%~75%;与同类技术相比,没有高温高压循环泵,消除了因循环泵引起的装置停工,提高了反应系统的可靠性。现已完成5万吨/年工业示范装置试验验证,并已具备百万吨级工业化应用的条件。

  二氧化碳加氢制低碳烯烃取得突破

  大连化物所在CO2催化加氢制备低碳烯烃方面取得了新进展,采用串联式催化剂体系直接将CO2高选择性地转化为低碳烯烃。这项技术的关键是串联催化剂体系的构建。研究团队构建的ZnZrO固溶体氧化物/Zn改性SAPO分子筛串联催化剂,在接近工业生产的反应条件下,烃类中低碳烯烃的选择性达到80%~90%,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抗硫中毒性能。

  2016年

  新型烷基化技术取得重要进展

  固体酸烷基化技术和复合离子液体碳四烷基化技术,分别采用固体酸沸石催化剂和离子液体催化剂替代了传统的硫酸和氢氟酸催化剂,消除了酸油、废酸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废酸泄漏造成的安全问题;也为汽油清洁化和全面质量升级提供了崭新的解决方案,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低成本天然气制氢新工艺取得突破

  由澳大利亚Hazer公司和悉尼大学合作开发的Hazer工艺可以采用天然气和铁矿石生产氢气,并副产纯度高达99%的石墨,极大降低氢气的生产成本。

  短评

  认清差距 方能厚积而薄发

  我国炼化行业要依靠科技创新改变现在“大而不强”的现状,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瞄准世界前沿,明确自身的差距,才能为调动和利用各类资源、有的放矢加快科技攻关打下基础。

  从炼油规模来看,我国总体炼油能力居全球第二,且仍处于提升阶段,但各个炼厂规模有限,全球十大炼厂暂无一家中国炼厂入围。在规模效益显著的炼化行业,炼厂规模较小往往代表相对高企的成本和较弱的市场竞争力。

  从石化产品方面来看,我国高端产品自给能力与石化产品生产和市场规模并不匹配。我国是世界石化产品生产大国,坐拥世界最大的石化产品市场。中国乙烯、丙烯产能位居世界前列,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三大合成材料年产能均居世界首位。然而,我国工程塑料、高端聚烯烃、高性能橡胶等高端产品的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特别是高端聚烯烃产品,自给率不足40%。

  从炼化技术来看,某些领域的国内自主技术仍有短板。石油科技(中国)产业联盟一位专家表示,我国炼化行业技术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千万吨及以上的炼油和百万吨乙烯工艺包都已国产,但下游聚乙烯、聚丙烯等工业技术还需购买专利获得许可,因为与国外工艺相比,国产技术在能耗收率、能量优化利用等方面还有不足。

  如今,中国炼化工业顺应世界炼化发展趋势,正化散为整,向大型化、集群化、一体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各个炼化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化工产品高端化差异化。国内炼化行业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在加快国内技术的工业化步伐。

  任何技术的自主创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大连化物所的甲醇制烯烃技术从实验室小试、中试到几十万吨规模的工业装置,前后用了20多年时间。这其中蕴藏无数宝贵的设计经验、实验数据和问题解决方案。国内研发单位需要不急不躁、脚踏实地进行研究,才能厚积而薄发。(朱钊)

  

科技创新:炼化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目前国内,包含高端/高性能聚烯烃在内的高端专用料仍大量依赖进口。
数据来源:《中国石油石化》
 

  企业案例

  新产品的开发,是炼化企业创造效益实现更好发展的必要手段,中石油旗下多家炼化企业通过科技攻关,实现术业有专攻,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

  案例1

  兰州石化国内唯一医用专用料认证生产基地

  “十三五”以来,兰州石化公司累计开发各类新产品103个,其中合成树脂向医药、食品、汽车、特殊工业等领域进军,开发形成了注塑、薄膜等5个通用料系列以及医用、车用、管材、高压电缆、耐热家电等8个专用料系列的高端产品,专用料比例提升到64%。特别是组织开展了聚烯烃重大专项机型技术开发,研究解决了液体药品包装中聚烯烃的迁移析出、医用药包材洁净化生产等关键技术难题,建成国内首个医用药包材聚烯烃树脂生产基地,成为国内唯一通过医用专用料认证的生产企业,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我国医用料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案例2

  辽阳石化特色聚酯新产品打破国外垄断

  辽阳石化高度重视新产品开发工作,以聚酯和聚烯烃新产品开发为主线,按照高端化、差别化、特色化的方向,大力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取得显著成果。在聚酯领域,辽阳石化PETG共聚酯新产品开发与生产,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成为国内首家、全球第三家生产商。目前正积极开拓市场,逐步替代美国Eastman、韩国SK同类产品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太阳能背板膜聚酯专用料BG60新产品,仅9个月的时间,市场占有率达到60%。2018年10月份中国石油聚酯技术中心在辽阳石化揭牌落户,公司将以此为契机,深度整合研发力量及平台,让科技创新有力支撑公司主营业务的快速发展。

  案例3

  独山子石化高端化差异化引领新产品开发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