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浙江日报:萧山深度融入大杭州 主动接轨长三角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8-10
摘要:在杭州全面提升城市综合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中展现作为 萧山:深度融入大杭州 主动接轨长三角 先是浙江召开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会,全省域、全方位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随后杭州为全力打造长三角南翼强劲增长极总动员,全面提升城市综合能级和核

  在杭州全面提升城市综合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中展现作为

  萧山:深度融入大杭州 主动接轨长三角

  先是浙江召开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会,全省域、全方位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随后杭州为全力打造长三角南翼强劲增长极总动员,全面提升城市综合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当长三角一体化波澜再起,萧山率先将其作为深度融杭之路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8月4日,萧山召开区委十五届七次全会,会上指出,要深度融入大杭州,主动接轨长三角,高质量打好“一二八”组合拳,加快实现赶超跨越,继续当好全省全市发展排头兵,努力在杭州全面提升城市综合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全力打造长三角南翼强劲增长极中彰显萧山担当、展现萧山作为。

浙江日报:萧山深度融入大杭州 主动接轨长三角

  从2001年正式撤市设区,萧山融杭已历经18年“小长跑”。厚积薄发融杭路,萧山为何瞄准长三角一体化?

融杭再认识

主动接轨长三角是使命与责任

  从杭州南站到杭州东站,坐在高铁靠窗的位置向西眺望,能看到杭州现代化的城市风景:火热建设中的亚运村,高楼耸立的钱江世纪城,310米高的杭州城市新地标——杭州之门也将在这里破土而出。

  目之所及,是杭州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的经典之作。萧山,正是杭州这份作品中最闪耀的城区之一。

  诸多变化始于2001年。彼时,萧山正式撤市设区,随着从“强县”向“强区”跃变的大幕拉开,萧山开始融入大杭州发展格局。萧山区委主要负责人认为,自2001年撤市设区以来,萧山城市品质不断提升,交通体系逐步完善,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城乡一体化水平日益提高,民生领域九大政策基本接轨主城区,特别是G20杭州峰会的成功举办,萧山已经成为杭州向世界展示大国风范、江南韵味的重要窗口,融杭一体化发展在全社会形成了广泛共识。

  然而必须清醒认识到,萧山融杭虽已历经18年“小长跑”,但距离全面深度融入大杭州还有一定差距。比如主动对接、主动服务大杭州的意识还不够强;积极导入主城区高端创新要素和优质民生资源的力度还不够大;萧山与主城区的快速路网还不够通畅……

  恰在此时,萧山融杭迎来了新的时代命题。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区域之间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已迎来最佳时期。当杭州开始深入贯彻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全面提升城市综合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之时,作为省市发展排头兵,萧山理应以更开放的格局、更积极的姿态,开启融杭发展新征程。

浙江日报:萧山深度融入大杭州 主动接轨长三角

  深度融入大杭州,主动接轨长三角,是萧山主动参与国家战略的历史抉择。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杭州提出全力打造长三角南翼强劲增长极,萧山必须深刻领会战略意图,把深度融入大杭州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具体体现。

  深度融入大杭州,主动接轨长三角,是萧山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势之举。

  城市群经济已经成为最有竞争力的城市形态之一。上海作为长三角的龙头,正在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等“五大中心”。接轨上海是融入长三角的核心所在,主动服务上海、承接上海辐射,是长三角重要节点城市的一致选择。

  杭州作为长三角南翼的中心城市,近年来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人才净流入率、海归人才净流入率均居全国首位,已成为一个集高端要素、高端人才、高端功能于一体的创新之城。萧山一直是杭州地区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当前,萧山正处在“后峰会、前亚运”重大战略机遇汇聚期、赶超跨越窗口期、爬坡越坎关键期、自我突破瓶颈期,只有深度融入大杭州,研究把握杭州发展趋势,精准对接杭州发展要求,实现与长三角城市群的开放、合作、共享,才能借势借力、补足短板,在科技创新、人才引育、对外开放、产业升级、公共服务、旅游休闲等方面实现跨越发展,实现内生动力和外部赋能双轮驱动,完成从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的破题转型。

  深度融入大杭州,主动接轨长三角,是萧山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迫切需要。

  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是衡量群众幸不幸福、快不快乐、满不满意的重要依据。作为一个有着逾150万人口的大区,与省市先进地区相比,萧山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多,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还不够高。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民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作为融杭工作的着力点和发力点,进一步加密融杭交通网络,导入主城区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实现各类民生事项的同城同待遇,才能让萧山市民通过融入大杭州、接轨长三角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浙江日报:萧山深度融入大杭州 主动接轨长三角

跑道再切换

高质量打好“一二八”组合拳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使命。

  早在2002年,萧山工业产值总量成功实现“冲千亿”目标,工业总量在全省县(市、区)中位居第一,占杭州市工业总量的三分之一。在那个年代,工业是萧山经济的支柱,也是萧山献力杭州和浙江的能量所在。

  2009年8月,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建成通航9年之后,杭州空港经济区成立,成为当时浙江省打造“两港物流圈”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建立于杭州空港经济区的基础之上,萧山成为杭州发展空港经济的战略要地。

  2016年9月30日,湘湖三期开园,至此,湘湖基本恢复古湘湖“葫芦状”的形状。在钱塘江两岸,西湖和湘湖,就犹如杭州的两只眼睛,旖旎动人的风景让来到杭州的游客为之倾倒……

  每一代人的使命,一定是在传承中突破和创新。回望18年融杭之路,从工业经济到空港经济再到生态经济,萧山每一个时间节点的决策部署,都为那个年代的区域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2019年初,萧山区委十五届六次全会描绘出一个全新的融杭方向:解放思想,实干至上,全力打好“一二八”组合拳。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