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让乡村旅游多些新鲜感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8-07
摘要:让乡村旅游多些新鲜感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盛夏时节,青海的山山水水开始显露最美的姿态。省内外的游客开始为各种美景纷至沓来。得益于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优势,我省这几年的乡村旅游发展得红红火火,带动了一些村庄村容村貌的改善,带动了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也带动了一批村庄集体经济的壮大。

  随着发展的深入,这些乡村旅游景点开始寻求差异化发展,赋予景区不同的内涵,让乡村旅游多些新鲜感,以期实现更持续更良性的发展。

  让我们走进几个这样的村庄,去发掘它们的新鲜点,为读者寻觅青海的美丽夏天……

  千紫缘:四方游客带来村庄巨变

  车辆沿着大湟平公路行驶,远远就能看到白色的三个大字“千紫缘”显示在绿意盎然的半山腰。这是湟中县田家寨镇背面的龙头山,跟前是田家寨村西河滩,田家寨村党支部书记蔡有鹏带着村民发展成立的千紫缘农业科技博览园就在这一片。

让乡村旅游多些新鲜感

游客和长丝瓜合影。

  以前的西河滩,一片荒芜,放眼望去全是荒滩地、盐碱地,几乎没有经济收益。2016年以来,千紫缘以每0.067公顷每年给农户750元的价格将农户手中的土地进行了流转整合,将原来的荒滩地、盐碱地进行土地改良,发展特色种植,先后引进枸杞芽茶树、油葵、鲁冰花等经济作物。2018年,西河滩的河道得到了合理的治理清淤、河道改建、修建护坝。红色土壤为主的龙头山也通过绿化由原来的“红大坡”成为了“绿大坡”。

  山还是那座山,河滩还是那片河滩,却又有了大不同,千紫缘农业科技博览园以“党支部+园区+公司+合作社+农户”为模式,走出了一条“特色种植+观光农业+休闲采摘+科普教育”的乡村旅游发展新路子。

  如今西河滩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百亩茶田、千亩花海、大棚采摘、游乐滑道、科普基地……它成为了人们休闲度假、放松娱乐的绝佳之地。

  成果已经斐然。蔡有鹏从周边22个贫困村招收了272名贫困群众到园区务工,每人每年的劳务收入上万元。

  “此外还有土地流转收入,通过劳务工资+股东分红+土地租金,实现了一份土地,三份收益。”蔡有鹏说。千紫缘带动了田家寨镇11个非贫困村实现村集体经济“破零”,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分红资金215.4万元,发放土地流转费153.5万元。

  从最初的“用花海吸引客人”到如今青海独一份儿的“科技元素加身”,蔡有鹏一直在为千紫缘的乡村旅游发展赋予新的内涵。作为占地346.67公顷的现代化产业园区,如今的千紫缘形成了梦幻田园观赏区、休闲乡村体验区、特色种植示范区、青少年科普教育创新区、太空植物博览园为一体的四区一园模式。

  其中尤其值得说道的是今年4月28日开园的太空植物博览园,是经西安航天基地航天育种科技产业示范园批准,我省首个、也是唯一一个专利授权航天高新技术农业产业项目。内部设计包括农业简史、现代种植、景观农业、太空植物种植,融合现代3D光影科技增加其科技性,配合航天科技与太空植物知识科普提升其教育功能,是集休闲观光、科普教育、亲子娱乐于一体的科技生态绿色乐园。

  7月31日,记者在园区采访时,看到时不时有前来参观的游客进入太空植物博览园。西红柿树、巨型南瓜、蛇瓜树、七彩辣椒……新奇的太空植物不时引起人们的惊叹。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长的丝瓜和蛇瓜,太神奇了!真是长知识了!”正在和蛇瓜树合影的西宁游客刘维芳说。

  此外,千紫缘为村民免费提供摊位经营小南川特色美食,园区的网红甩甩桥、七彩滑道、独特的羊拉车等项目也吸引了不少游客,还通过举办徒步、山地自行车越野赛等活动丰富乡村旅游产品,聚集人气,把人流量转变成经济效益,增加村民们的收入。

  据千紫缘农业科技博览园办公室主任赵隆顺介绍,千紫缘不局限于花海,将着力打造火焰参、蒲公英、防风等“一村一品”致富示范点,逐步形成从点上探索到面上推广、从面上突破到整体推进的新格局,通过各村级党组织,带领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增加群众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

  上山庄花药谷:网红乡村旅游景点的新变化

  七、八月的高原,风送花香,蜂蝶飞舞。湟中县土门关乡上山庄村及其80公顷的花海摇曳生姿,充满着迷人的风情。

让乡村旅游多些新鲜感

板蓝根丰收。

让乡村旅游多些新鲜感

鼠尾草开得正艳。

  作为距离西宁最近的一片百里花海,上山庄漫山遍野的各色花儿汇成了花的海洋,仿佛一片世外桃源,让人沉醉其间,吸引着熙熙攘攘的人们来到上山庄赏花、游玩。

  大型生态园、木屋、游客服务中心、木栈道、观光平台、鸽子广场……如今的上山庄花药谷不止有花海景观,还有了更完善的相关设施和更丰富的乡村旅游产品。

  7月31日,在夏日暖风里,走进上山庄花药谷,看着眼前的绝美花海和各项游玩项目,以及往来的园区工作人员、携家带口的游客,惊叹之余,很难想象在几年之前,这还是一个鲜少有人踏足的贫穷村子。

  “变化太大了!以前哪有什么游客啊,就村里的一些老人在地里种地,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在园区里卖驴肉的魏永录说,“今年我是从端午节开始卖驴肉的,到现在卖了2万多元,最多的一天卖了1600多元,这收入让我很有干劲儿!”

  一开始搞花海开发建设,村民们觉得不靠谱,不相信这花海还能带来经济效益?没成想,几年过去,这花海还真开出脱贫致富的“花儿”来,上山庄村在2018年户均增收2万余元。

  “我们现在的新名字上山庄花药谷,听起来是不是像武侠小说里的一样?”据负责上山庄花药谷开发建设的青海祥泉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俊魁介绍,花药谷里的大黄、黄芪、党参、板蓝根等中药材也开始进入收获期。

  在一片花海中间,村民们正三五成群地收割板蓝根,这是第一年丰收,已经联系好省内外的药材商进行收购。还在生长的板蓝根开着浅黄色的小花,东一簇西一簇地形成别样的风景。

  “这是我们特意打造的,把观赏花海和中药材有规律地间杂种植在一起,让花海景观更有观赏性,今年还增加了夏菊等种类。”韩俊魁说。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