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创业生态。加快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建设,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大院大所、一流高校合作新建一批重大科研机构,省财政按“一事一议”方式给予支持。到2020年,建成20家左右区域性、专业性的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建成市级创新创业共同体100家以上,带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15%以上,培育一批高素质的创新中介从业人员。 加快创建一批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支持驻鲁高校加快创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强化数学、化学、材料等学科建设。研究制定重点建设大学实施方案和一流学科筑峰计划实施方案。加强人工智能、信息科学、纳米技术、脑科学、生物技术、医养健康等交叉学科布局,建设一批协同创新中心和大学科技园。 此外,山东还将出台《山东省人才发展条例》,制定加强新形势下引才用才举措,深入实施高层次人才工程,搭建若干“诺奖科学家实验室”,建设一批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强化高精尖缺人才“一事一议”精准引进机制。到2020年,力争通过“一事一议”方式引进顶尖人才40名左右,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工程培养引进人才累计达到4000名左右。 全面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调整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做大做强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本科教育,全面落实高等职业教育百万扩招政策,到2020年,力争每万人拥有受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人口数实现较大增长。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市级综合性科技馆全覆盖,到2020年,50%以上县(市、区)建成科普场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5%左右。 (综合大众网、大众日报、济南日报,统筹:孙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