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 杭州新闻中心 > 城市新闻
浙江地处东海之滨,陆海相连,山水相依,温润多雨,四季分明,气候资源丰富。同时,浙江又是气象灾害多发频发的省份,台风、暴雨、雷电等灾害是“常客”。 昨晚9点25分,由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有请发言人》第二季第7期与大家见面了!本期节目请来了浙江省气象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王东法,聊聊关于天气的那些事儿~ 现场,媒体记者、主持人、观众、网友纷纷提出自己关心的问题,王东法一一为大家作答。 Q 100个浙江避暑胜地是以怎样的条件和标准判定的?将在什么时候公布名单? 王东法介绍,这次评选气候避暑胜地主要是依据气温,包括平均气温、最高气温、高温日数、高温的小时数。同时还要结合一些辅助性指标,包括气候舒适度和生态环境,空气质量,交通便利程度等。 这100个避暑气候胜地,在出梅以后,省气象局会召开专门的新闻发布会进行发布。 Q 省气象局在农业和渔业这些产业的气象灾害防御方面有哪些具体的举措? 王东法认为,农业是“靠天吃饭”。 为农业做好服务是气象部门的主要任务之一。对农业生产还有一些相对特殊的气象灾害,比如说春季的低温连阴雨、倒春寒、霜冻,气象部门要做好预报监测。 加强与农业部门,特别是农业科技部门的合作,发布农业气象的相关预报。 开展气象指数保险的预报服务。 Q 今年针对农村的气象灾害防灾减灾有什么具体的举措? 王东法表示,省气象局前些年已经把各个乡镇防灾减灾的标准化建设进行了全覆盖,农村防灾减灾标准化村的建设也已经完成了4538个,今年还要增加2000个。 省气象局今年重点推出围绕农村文化大礼堂的建设,要通过一些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农民朋友的气象灾害防御意识,播放1000场以上的气象科普影视。 Q 浙江入梅之后出现集中性降雨,网友给取了一个名字“暴力梅”。“暴力梅”现象正常吗? 王东法说,从全省面上的情况来看,应该说还不算异常。 对浙江来说,梅汛期的暴雨灾害是仅次于台风的一种灾害性天气,比如说1992年到1999年,浙江连续8年出现了流域性洪涝。 Q 浙江夏季多台风。台风来临可以提前多久知道? 王东法介绍,台风在72小时内将影响浙江的话,省气象局就会发布台风消息。预计台风在48小时内将影响的时候,会发布台风警报。一旦预计台风在24小时之内将严重影响或是登陆浙江时,省气象局会拉响台风的紧急警报。 Q 极端天气的预警信号有几种不同的颜色,分别代表什么?如何辨别? 王东法表示,最低的级别是蓝色,然后依次是黄色、橙色、红色。一旦发布红色预警信号,就说明这个气象灾害非常严重了。 按照浙江的有关法律法规,台风、暴雨、暴雪、道路结冰和雾霾,这五种灾害性天气发布红色预警时,还要停课停工,有关部门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Q 有些人觉得有时候天气预报不太靠谱。您怎么看? 王东法强调,天气预报不仅仅考虑大气系统,还要考虑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甚至月球的运动,都会对大气环流的变化,也就是天气造成影响,所以现在的预报应该说还做不到百分之百的准确。 Q 为什么有的时候我们总觉得身体感受会比预报的数值要高?是不是超过40℃就不报了? 王东法解释说,气象部门监测气温预报是在气象站里面监测百叶箱里的温度。 百叶箱是设置在草坪上面,离地1.5米,温度计不被太阳直射,这样测出来的温度跟人体在阳光下直射,或是柏油马路上感受到的温度是不一样的。超过40℃并没有不让报道,浙江前些年也出现过40℃以上的高温。 Q 前段时间下雨,浙江防汛形势非常严峻。这样的天气是不是极端天气?怎么会发生? 王东法认为,这跟两个因素有关。 首先是与全球气候变暖。据世界气象组织有关专家的统计,工业革命到现在,地球年平均温度大概升高了将近1℃。随着温度的升高,台风、暴雨、强寒潮等极端天气会越来越多,强度也会越来越大。譬如说以前百年一遇的洪水,现在可能50年一遇甚至30年一遇。 其次是跟地球生理周期有关系,就是常说的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水温异常升高导致的。尽管它发生的地点比较远,但依然会对浙江的天气气候造成影响,这叫“牵一发而动全身”。 Q 在极端天气的情况下,气象部门能做些什么? 全世界各个国家,包括欧美日先进发达国家,都是把运转最快的,最先进的高性能计算机拿来算天气预报的。 王东法介绍,浙江也建立了自己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可以监测得更加严密,预报得更加精细,把预警的信息发布得更广。 Q 到了高温天,雨水相对较少的情况下,是不是就不用担心像梅雨季节这样的强降雨会造成的影响呢? 王东法解释,浙江出梅之后确实会迎来一段高温天气,但是在高温的时候也不能放松警惕,特别是7-9月份的强对流天气还是比较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