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特雷斯秘书长当天对习近平说,“联合国希望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多领导力。”出席中非领导人会晤的非方领导人则提出,“希望其他国家能以中国为榜样。”习主席着眼世界局势,勇担国际责任,提出中国主张和中国方案,成为G20平台上的最强音。 △习近平与古特雷斯会见的会场。(央视记者黄京辉拍摄) 当天,在主持中非领导人会晤时,习近平也提出三点主张:要做共赢发展的先行者,让合作成果更多惠及中非人民;要做开放合作的引领者,凝聚支持非洲发展的更强合力;要做多边主义的捍卫者,为维护国际秩序作出更大贡献。 △中非领导人会晤的会场。(央视记者杨立峰拍摄) 在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时,习近平强调了三点,一是要加强金砖战略伙伴关系,二是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三是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康辉正在G20会场外做出镜报道。(央视记者许永松拍摄) 会议会晤现场的这些信息,你看懂了吗? 习主席当天出席的这些会晤和会议,有的是延续以往出席G20峰会的惯例,有的则是本次峰会上的创新之举。 先来说说一对一的双边会见。去年G20布宜诺斯艾利斯峰会期间,除东道主阿根廷总统外,习主席还会见了俄罗斯总统、法国总统、德国总理、印度总理、日本首相、土耳其总统、沙特阿拉伯王储、联合国秘书长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与美国总统的那一场会见。此次赴日期间,除27日和28日的6场会见外,习主席在29日也将继续会见其他多位G20成员领导人。 △各国记者在G20新闻中心密切关注峰会进展。(央视记者荆伟拍摄) 再说三方会晤。去年G20布宜诺斯艾利斯峰会期间,中俄印三国领导人也举行过非正式会晤。在今年这次会晤中,习近平强调,中俄印三方要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普京表示,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反对单边制裁。莫迪认为,维护多边主义和国际法、国际规则符合印中俄三国共同利益。 △工作人员正在中俄印领导人会晤现场等待。(央视记者章猛拍摄) △中俄印三国领导人合影区。(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习主席当天出席的金砖领导人会晤,是每年在G20峰会正式开幕之前他都会固定参加的一场活动。在G20领导人正式聚首之前,中国、南非、巴西、俄罗斯、印度五个金砖国家率先协调,已成惯例。在当天的会晤中,五国领导人围绕金砖伙伴关系、全球治理、科技创新合作等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会议由金砖国家机制轮值主席国巴西总统博索纳罗主持。博索纳罗总统今年刚刚上任,这也是他与习主席首次同场参会。 △会场的金砖五国国旗。(央视记者荆伟拍摄) △巴西总统博索纳罗提前来到合影区等候。(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今年举行的中非领导人会晤,是去年G20布宜诺斯艾利斯峰会期间没有的一项安排。当天会晤结束后,中国外交部非洲司司长戴兵在吹风会上透露,这次小型会晤由中方倡议举办,得到了非方的积极响应。会晤在习近平主席下榻酒店举行,共有5位领导人参加,包括G20唯一的非洲成员南非总统拉马福萨、现任非盟轮值主席国埃及总统塞西、中非合作论坛现任非方共同主席国塞内加尔总统萨勒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时政新闻眼》注意到,埃及、塞内加尔均是日本此次邀请参会的8个嘉宾国之一。 △现场摆放的中非领导人会晤五方旗帜。(央视记者杨立峰拍摄) 习近平主席在主持中非领导人会晤时说,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个别势力如何干扰,中非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初心不会改变,中非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的决心不会动摇。他提出,国际对非合作应该坚持非洲优先,尊重非洲意愿,维护非洲利益。任何唯我独尊、自我优先、损人利己的做法都是不得人心、不受欢迎的。 《时政新闻眼》注意到,在当天峰会开始前,习近平还出席了数字经济特别会议。 △这是数字经济特别会议的会场。(央视记者段德文拍摄) △当天,安倍晋三邀请坐在他旁边的习近平第一位讲话。这是当时的坐席布置。(央视记者段德文拍摄) 探访G20峰会新闻中心的“市集” G20的精彩,不只是在会场之内。在G20峰会新闻中心,一个关于传统和创新的“市集”吸引了前来报道峰会的记者,《时政新闻眼》也一探究竟。这个展览,将日本的科技成果和历史文化嵌入本次峰会的主题之中。 △在G20新闻中心的垃圾桶。大阪将垃圾分为四类:可燃垃圾、易拉罐和玻璃瓶、报纸和杂志、塑料和塑料瓶。 △日本深受海洋塑料垃圾之苦,这是用生物降解材料做的瓶子,它在海水中漂流114天后大约可以消失一半。 △这是清理太空垃圾的微型卫星。它可精确定位太空碎片,测量尺寸,并将其推出运行轨道落入大气层自行烧毁。 △氢气加气站和氢燃料电池摩托车。它使用的燃料是清洁能源,还可以在刹车和加速时做动力回收以提升续航里程,电池充满一次的骑行距离是120公里。 日本在保护环境、珍惜能源和可持续发展当中所做的努力,让人印象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