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东莞:强化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6-22
摘要:6月17日,东莞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第二批重点项目集中动工,总投资额391亿元,年度投资45亿元,包括中子科学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30个重大项目。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2017年开始启动建设,定位为建成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研发南方基地、未来国家物质科学

  6月17日,东莞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第二批重点项目集中动工,总投资额391亿元,年度投资45亿元,包括中子科学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30个重大项目。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2017年开始启动建设,定位为建成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研发南方基地、未来国家物质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港澳交叉开放的新窗口及具有国际品牌效应的粤港澳科研中心。目前,该实验室已经引进创新样板工厂科研团队18个,两院院士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0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15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52人。已有46篇文章在国际一流期刊成功发表。

  实验室快速发展的背后,是东莞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强化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支撑引领作用所作出的努力。

  在《中国城市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18)》中,东莞创新竞争力排名全国第18位,在全省仅次于广州和深圳,其中创新可持续发展竞争力位居全国第7位,R&D占GDP比重预计达2.55%,创新驱动发展态势良好。

东莞:强化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南方日报记者 孙俊杰 通讯员 谢易霖摄

  重大科学装置取得突破

  近年来,一批国家大科学装置、重点实验室加速在东莞的布局。

  作为广东首批启动建设的4家省实验室之一,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在建设过程中发挥自主权,持续探索创新体制机制,得到快速发展。实验室由赵忠贤、王恩哥、汪卫华等一批在材料领域的顶尖科学家领衔,目前构建了良好的建设运行架构,挂牌成立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并成功引进首批10个高水平科研团队及208名科研人才。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理事长王恩哥院士接受采访时透露,实验室联合北京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等机构,于2018年底成功筹建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中心围绕实验室重点研究的材料科学,拓展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实验室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平台。中心已举办一系列学术论坛与会议,吸引许多国际一流科学家和活跃在前沿的年轻科学家访问、合作研究。

  未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通过聚集和整合国内材料科学领域顶尖力量,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地域优势,联合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学装置,实验室将形成“前沿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究→产业转化”的全链条研究模式。

  除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外,2018年9月,全球第四台、中国首台散裂中子源装置在东莞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对全球顶尖人才的磁吸效应加速放大。与散裂中子源形成互补的南方光源项目也正谋划推进,已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并启动预研及平台建设,计划年底正式动工。

  此外,以散裂中子源装置为核心的中子科学城上升为省级发展平台,目前初步完成发展规划,正与深圳加强对接,力争与深圳光明科学城联动发展,积极参与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望成为未来改变广东省乃至中国在全球基础研究和科技产业创新布局地位的重要平台。

  一大批重大科学装置的顺利推进,大大增强了东莞与深港携手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底气。

  科技创新主体活力彰显

  今年4月,广东省2018年两批高新技术企业名单公布。东莞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790家,比2018年增加2174家,相当于每天诞生6家高新技术企业。记者翻阅资料发现,东莞和苏州是目前国内仅有的拥有高企数量超5000家的地级市。

  高企数量快速增长得益于相关政策的呵护。近年来,东莞积极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政策,推动出台《东莞市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行动计划(2018—2020)》等一批政策,提出优化财政支持方式、给予高企规模晋级奖励等新措施,引导高企壮大规模和提升效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连续多年实现翻番。

  在数量快速增加的同时,高新技术企业活力迸发。东莞去年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占比持续提升,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52.3%、38.9%,工业结构向中高端演进的态势明显。今年第一季度,东莞高新技术企业实现营业收入约1702亿元,同比增长8.81%。

  随着高新技术企业活力迸发,东莞在机器人、锂电池、新材料等新产业新业态迅猛增长,涌现出一批龙头企业或“隐形冠军”,形成一批创新型企业集群,其中在电子信息领域有华为、欧珀和维沃,在生物医药领域有东阳光、众生药业,在新能源领域有新能源科技ATL,在新一代光纤传感技术和保密通信领域有复安科技等。

  企业活力迸发的背后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东莞通过大力开展科技、金融、产业“三融合”工作,构建“拨、投、贷、贴、补”的科技金融结合机制。数据显示,2018年合作银行累计发放科技信贷1794笔,共86.07亿元。在普惠性科技金融试点方面,2018年投放贷款1002笔,合计12.35亿元,占全省7个试点城市总量的一半。

  与此同时,东莞还大力发展科技保险,2018年共推动163家企业参与投保,保费共计1506.12万元,保额达202.24亿元,发放保费补贴共计457.64万元。

  创新要素加速在莞聚集

  家有梧桐树,引来凤凰栖。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和庞大的科技企业数量,吸引大批高科技人才和资源在东莞聚集。

  以科技人才为例,东莞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实施“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以重大人才工程为牵引,加快“高精尖缺”人才集聚。全市高层次人才已达11.5万人,近5年年均增长20%。东莞目前已经拥有双聘院士10名,省特殊支持计划入选者16名,省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98名,市特色人才317名,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走进位于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一楼展厅,可以看到基地孵化的多个明星项目产品陈列其中。短短四五年时间,这里便成功孵化90多个创新项目或团队,成功率接近80%,高于全省、全国及全球平均水平。在东莞,类似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有111家,孵化器面积约188万平方米,累计孵化企业1400多家,服务企业超2万家。目前全市所有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3396家,当年毕业企业389家。

  东莞一方面鼓励企业“走出去”和相关科研院所、大学等开展合作,另一方面将资源“引进来”。目前东莞已经设立32家新型研发机构,新型研发机构累计吸引各类科研人才约5700人,引进省市创新科研团队28个,一批两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有效集聚。东莞还依托合作学校本部力量在莞组建19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的分支机构以及11个省级检验站。2018年,21家新型研发机构新增成果转化和服务收入108亿元,服务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