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武科大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6-18
摘要:湖北新闻网,湖北新闻,湖北要闻,湖北图片,图片新闻,专题新闻,荆楚各地,新农村,社会法制,武汉城市圈,长江,三峡,长江三峡,三国,武当山,湖北旅游,神农架,鄂东,鄂东新

今日热点: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龚雪 通讯员 程毓

  “又有两家企业主动找到我,希望技术转让。”6月17日,在武汉科技大学钢铁楼6楼,刚参加完全国炼钢大会的周建安教授兴奋地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去年,他应邀在上届大会上做了《真空保温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主题报告,受到业内关注。这次开会,攀钢、宝钢专门找到他,洽谈该专利技术的转化开发。该专利技术推广两年,已在5家企业应用,科技成果转化经费600余万元。

  “在高校当老师,不同于在企业做研发,教书育人是主业。”周建安2012年从一家设计研究院调到武汉科技大学,做了多项研究,发表30多篇论文,但他心里总是不踏实:这些在实验室里做出来的研究,若在企业应用会怎样?

武科大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他在研究院工作了20年,曾根据企业需求做过大量研发,知道很多在实验室里做出来的成果,到了企业应用却出现各种“水土不服”。

  机会来了。武汉科技大学根据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湖北省“科技十条”“新九条”,出台了《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若干意见》,鼓励教授们把科研成果“带入市场”;又出台了解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管理办法等文件,从薪岗保障、职称评聘、权益分配等,为科技人员在岗或离岗转化科技成果“铺路”。

  2017年夏,周建安找到莱钢,抱着“试试行不行”的想法,请求做“真空包”应用,不要一分钱。这项专利技术是他5年的研究成果。他带领学生经过半年多反复论证方案、产品试制、测试和调整,终于在10多米长的中间包上试验成功,外壁温度降低80多摄氏度,铸坯质量得到改善。

  第一炮打响了,随后10余家企业来现场参观和咨询,该技术成果在业内赢得了口碑。2019年3月,邯郸铸管厂和他签约13个真空包,转化费400余万元。今年初,武汉科技大学为进一步鼓励成果转化,修改了横向科研经费实施细则,将管理费比例大幅下降。看到学校的变化,周建安决定继续扩大“真空保温专利技术”的转化应用,今年力争转化科研成果经费突破千万元。科研成果应用了,理论研究也“更上一层楼”。周建安把在企业发现的问题带回实验室,进行基础理论研究,论文发表在冶金权威期刊上。

  把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带到企业的教授,在武汉科技大学并不少见。近两年,该校教授们转化科技成果的积极性明显提高,2018年技术转让合同数比两年前翻了两倍,共330多项;技术合同金额比两年前翻了4倍,达8270万元。在今年3月29日举办的武汉科技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专场签约会上,该校教授们与企业成功签约转化科技成果49项,总金额65.36亿元,创下湖北省属高校的第一。2019年3月,武汉科技大学入选教育部首批“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该校校长倪红卫说:“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教授们的科技成果变成生产力,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也增强了。”

(编辑:裴春梅)

武科大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