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可能一个模式“齐步走”,创新提升“三个模式”,潍坊注重片区带动、典型示范,加快推进3个省级、20个市级、12个县级齐鲁样板示范区,环境连片整治,风貌连片建设,样板连片打造,以此带动609个村庄、780多平方公里区域一体发展。其背后蕴含着分类有序推进的理念——结合各地不同的自然禀赋、产业特点,有选择地集约资源重点支持,加快做大做强。 临朐县薰衣草小镇是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片区,通过发展薰衣草种植,形成了种植、产品深加工、休闲旅游的全产业链条,辐射带动周边2个镇6个村庄一体发展,未来薰衣草种植面积将达到3万亩,辐射周边20多个村庄、50平方公里。 重点片区形态各异,却有共同特点:主导产业明晰,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和居住具备逐渐融合的条件。桐峪沟村位于青州西部山区,过去村民靠在荒岭薄地种庄稼获得微薄收入,年轻人纷纷进城。经济虽落后,但生态优势得天独厚,青州招引工商资本建起4A级的九龙峪景区。景区辐射带动了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民宿、游乐、康养等项目走进大山,村民成为景区工人,景区与村民签订安置合同,使他们从旧房屋搬进了白墙灰瓦的两层小洋楼。桐峪沟村党支部书记郭保伟说,现在村外姑娘争相往村里嫁。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过去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上,潍坊各县市几乎都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的改革发展之路。创新提升“三个模式”,潍坊由点到线、由局部到全面飞跃,各县市同样正在闯出各自特色:诸城发挥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社区化两大优势,以生活社区为单元,以生产园区为支撑,以生态景区为底色,推进“三区”共建共享、融合发展;寿光提出生产标准化、蔬菜品牌化、农业园区化、农民职业化、乡村宜居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六化发展”;安丘实施“乡村赋能”工程……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潍坊正将“三个模式” 从单纯产业经营模式领域 升华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可行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