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去年潍坊在全市农村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清理村级合同、清理集体尾欠、清理闲置资源资产“三清”工作,一个季度就增加村集体收入近10亿元。在此带动下,潍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到了全面扫尾阶段。 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塑造高质量 “三个模式”的核心是农业产业化。潍坊聚力打造农业产业化的“升级版”,围绕解决农业供给的结构性矛盾,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通过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推动农业加快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 在潍坊市寒亭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郭牌科技农业有限公司的西瓜卖到20多元一斤,仍供不应求。总经理由守昌说,实施小棚改大棚、匍匐改吊蔓、大瓜改小瓜、线下改线上“四改”后,郭牌西瓜提升了品质、实现了品牌溢价。为确保西瓜中心糖度14度左右,他们投资4000万元引进国内首条“西瓜无损测糖智能分拣流水线”。 面对农业从“量”到“质”的深刻变革,如何让农业产业迈上供给结构更优、质量更高、带动力更强的发展新层级,摆在了潍坊的面前。“瞄准蔬菜和养殖业两大领域,潍坊引领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加快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力求打造全国行业标杆。”马清民说。 诸城养殖业发达,但特色种植业优势不明显。从去年开始,诸城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高端苹果和樱桃基地。积沟镇最南部的玉皇社区和北老屯社区,集中连片栽植了占地2000亩的维纳斯黄金苹果,盛果期亩产可达1万斤,收益是粮食作物的几十倍。今春,全市新发展苹果、樱桃1万亩,计划3年内扩大到12万亩。 发展高效农业,农民缺钱缺技术怎么办?诸城市委书记桑福岭说,市里专门成立国有农业投资公司,由这个公司利用相关政策进行融资,再流转土地、投资建设果品基地,基地建成后,公司负责技术指导、品牌打造、对外销售,与农户签订分包协议。为降低入社门槛,农户可分5年将先期投资偿还公司。通过这种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分散的小农户对接上了大市场。 绿色兴农、质量兴农最终要靠标准引领。2018年7月,农业农村部与山东省政府签署省部共建合作备忘录,共同在寿光建设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凝聚专家智慧、寿光农民经验,中心已集成了2348条蔬菜产业链相关标准,启动112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研制工作,其中日光温室番茄、黄瓜2项全产业链行业标准填补国内空白。“标准颁布后,寿光将第一个施行,推动寿光蔬菜提质增效,引领全国蔬菜产业转型升级。”寿光市委书记赵绪春说。 行走在寿光的蔬菜小镇、现代农业园区,记者发现,第七代智能化蔬菜大棚已“星火燎原”。一个大棚就是一个标准化、智能化的生产车间。这样的蔬菜大棚,寿光近年来新建了80万平方米。 寿光现代农业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内,有一个8万平方米的国内最大单体智能温室,是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院士的试验棚。这个棚将寿光大棚与荷兰日光温室大棚优势相结合,采用基础下挖、智能外保温、日光温室余热回收等方式,比荷兰模式降低耗能一半以上,应用正压过滤消毒调温调气系统、智能栽培管理系统等120多项专利技术,被称为“中国寿光型智能大棚”。 试验示范基地云集了中国农科院、中科院、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5个“国字号”机构。“过去发展大棚多凭‘土’经验。推动‘寿光模式’再升级,寿光正抢占科技研发的制高点。”寿光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秀欣说。 顺应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潍坊还促进农业与加工、流通、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涌现出了以优渥有机汇为代表的终端型、以临朐宋香园为代表的体验型、以华以农业为代表的智慧型、以坊子玉泉洼为代表的循环型三次融合新业态,推动农业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三链重构”。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潍坊城乡人均收入增幅比是2.05:1,大大低于全省平均数2.47:1。第四次经济普查后,潍坊农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由8.2%提升到9.2%。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潍坊农业质量优势、效益优势、竞争优势愈发突出。 组织引领典型示范带动全面振兴 “三个模式”共同的特点是尊重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潍坊先行区,潍坊以组织振兴为引领,激发蕴藏在社会中的创造活力、发展潜力,以典型示范带动全域提升、全面振兴 7月28日,高密市松兴屯村,联排别墅整齐划一、绿树红花错落有致。而就在10年前,松兴屯还是个典型的落后村。巨变始于2011年,新任党支部书记徐林收从建好建强村党支部做起,党支部牵头成立合作社,流转土地发展葡萄、蔬菜大棚。去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万元、村集体收入达到200万元,分别是2011年的9倍和100倍。 农业产业化源于基层大胆探索实践。马清民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创新提升“三个模式”同样需要尊重基层探索,尤其是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 为此,潍坊市推进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建设,通过机关干部下派一批、社区党委重用一批、支部联合兼职一批、优秀人才回引一批“四个一批”,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目前已回引861人,其中55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截至5月底,潍坊已有1063个村党组织领办成立合作社,2291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占34.6%,其中236个达到100万元以上。今年2月,潍坊隆重表彰了50个2019年度乡村振兴带头村和100名带头人,带头人中既有村党支部书记,也有合作社负责人、企业负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