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腾讯林海峰:金融科技的“战疫应考”与发展启示(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7-29
摘要:4月9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将数据纳入生产要素范畴,提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

4月9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将数据纳入生产要素范畴,提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

从经济学角度看,数据不是典型的公共产品——数据一般具有排他性,因此需要通过制度安排,在确保数据、隐私安全与不破坏激励的前提下,让数据被更多人所利用。另外,数据有很强的协同效应,不同来源、不同维度的数据综合起来才能实现价值最大化。此次党中央、国务院的意见要求推进数据开放共享、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直指数据领域的这两个关键问题。

此次疫情凸显了企业金融服务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初期,相关机构、企业可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优势互补,探索数据的共建共享机制。未来应在政府的统筹规划下,共建、共治统一的企业金融服务数据库,加强数据的公共产品属性,充分发挥数据的协同效应。

二是建设金融科技应对不同危机的能力

“隔离管控”是此次抗疫的主要手段,而受益于近几年数字经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宅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民生保障方面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黑天鹅”绝不止一种,下次危机对经济社会的冲击方式和结果可能迥然不同。而且,此次疫情在海外的发展情况难以预测,对我国经济复苏的冲击路径和冲击程度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就金融行业而言,一方面要继续加大金融科技投入,研发应用各类线上化、智能化技术,并充分发挥大数据在减轻“信息不对称”问题中的核心作用,提升“非常态”下主动、快速、精准对接需求,输血实体经济的能力。另一方面,应在政府的统筹安排下,利用数据模拟、压力测试、应急演练等手段,建设应对不同类型“黑天鹅”的能力模型——特别是在整个经济越来越数字化,越来越依赖互联网的趋势下,信息基础设施遭遇“黑天鹅”时的应对。

金融是整个实体经济的血脉,它在紧急状态下的韧性和弹性对经济社会安全至关重要。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企业应充分合作,在监管机构的指导下共同参与开展此项工作。

中国财经新闻网

Angel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