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省科技厅印发《关于支持洛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的若干措施》,从5个方面实施16条具体措施支持我市副中心城市建设。记者日前从市科技局获悉,该局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联络员制度、工作台账制度,针对上级单位支持措施展开细化分解,积极推进省科技厅支持措施落实落细。 上月,省科技厅印发《关于支持洛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的若干措施》,从5个方面实施16条具体措施支持我市副中心城市建设。记者日前从市科技局获悉,该局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联络员制度、工作台账制度,针对上级单位支持措施展开细化分解,积极推进省科技厅支持措施落实落细。 高标准建设洛阳自创区,挺起高质量发展脊梁—— 我市加快智能装备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与转化平台建设,协调清洛基地整合市内相关龙头企业、高校院所创新资源,以共商共建模式开展平台建设,重点面向智能装备产业共性技术需求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中试研究。近日,由我市发起编制的《河南省智能装备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与转化平台组建方案》在郑洛新自创区中率先通过省科技厅专家组论证。 在高标准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方面,我市将加快推进自创区、自贸区、高新区“三区融合”,探索建设自创区“一区多园”,在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创新生态、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聚力加力,统筹实施自创区产业集群专项,在先进装备制造、钛钼钨金属材料、硅光伏等领域加快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加强高能级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吸纳集聚创新资源—— 我市加快推进洛阳市石化产业集聚区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已成立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专班,初步编制完成相关申报材料,各项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加快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建设,指导协调普莱柯公司起草完成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建设规划。 对接知名院校在洛共建新型研发机构。日前,河南省人民政府与西安交通大学科技合作项目签约暨科技成果发布对接活动成功举行,在前期精准、充分对接的基础上,我市与西安交大现场签署了共建西安交大洛阳新材料产业创新研究院合作协议,国科镁业科技(河南)有限公司等5家洛阳企业分别与西安交大现场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占全省签约科技合作项目的56%。 在加强高能级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方面,我市将持续实施“双倍增”行动,加快高层次创新平台建设,在智能矿山装备、生物医药、海洋工程材料等领域申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依托大院大所大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等申建一批省级创新平台,推进县(市)区创新载体全覆盖。 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升产业链水平—— 加速布局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市科技局深入我市23家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调研座谈,挖掘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项目;成立9个调研组走访调研42家科技型骨干企业征集凝练高质量科技攻关项目,充实完善副中心城市建设创新驱动专班重大项目库。截至目前,新征集重大科技攻关项目32个,梳理凝练“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项目3个,推荐上报省科技厅第二批自创区产业集群专项项目13个,其中7个项目初步通过专家评审。 在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我市将搭建高水平赛事活动平台,吸引更多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高的优质项目在洛阳植根生长。举办科技成果系列对接活动,建立科技型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和“河洛英才计划”团队等常态化对接交流机制,瞄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攻方向,破解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在铜合金新材料、智能制造、绿色耐火材料等领域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硬核”产品。 下一步,市科技局将以落实省科技厅具体支持措施为抓手,持续加强向上对接汇报,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等支持,以支持政策落实落细推动科技创新工作全面提升,强化创新驱动,为加快副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科技支撑。(记者 戚帅华 通讯员 李亚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