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干部使用app上传入户情况。 石羽佳 摄 在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大数据正为精准扶贫插上一双“科技翅膀”。 “以前我们入户时都是以纸质的形式留记录,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现在有了这个(精准扶贫大数据)APP,扶贫项目和资金的安排精准度更高了。”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扶贫劳务工作站站长丁成民在入户采集信息时感慨:“扶贫扶到了点上、根上,贫困群众才能真正得到实惠。” 扶贫干部使用app上传入户情况。 石羽佳 摄 丁成民的“减负”得益于中国移动搭建的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 闽宁镇是一个有着4万多名移民的村镇,为解决当地贫困人口众多、帮扶不到位、扶贫工作监督被动、扶贫工作信息反馈不及时、上传下达流程繁琐耗时长等扶贫工作难点,2018年10月,闽宁镇作为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试点地区,在宁夏各市县中率先使用。 在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上,村干部和帮扶干部每周需要在扶贫地点一公里以内定位“打卡”,通过手机客户端在“工作汇报”板块中及时上传贫困户脱贫帮扶工作、脱贫项目进展等情况描述及照片。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方便了帮扶责任人在帮扶贫困户时的留痕工作,遏止了“扶贫造假”现象,促进了无纸化办公,同时也增进了群众和脱贫干部之间的联系。 工作人员介绍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 石羽佳 摄 “精准扶贫项目实施中有两大难:一是精准识别难,二是精准施策难。”中国移动精准扶贫项目运营经理梁川介绍,精准扶贫系统分为手机端APP与数据管理分析平台两个主要模块,形成了自动数据处理、动态数据管理、远程指挥系统、创新扶贫生态四大机制,扶贫干部在平台上可以直观了解到主要致贫原因分析、脱贫标准分析、贫困户结对覆盖等数据,针对当地贫困群众的实际情况精准制定扶贫方法。 如今的闽宁镇,扶贫干部们告别了大包小包带着政策法规材料入户的日子,在大数据的助力下,这里正通过信息化手段助力精准扶贫目标快速落地。(完)
标签: 责任编辑:黄荣亮
相关新闻 闽侯帮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上“双保险”农房出险有人赔,牛羊和庄稼出险也有人赔 台海网6月17日讯 据福州日报报道 从福州市闽侯县城到廷坪乡塘里村,车辆要行驶约2个小时,四分之三的路是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6月12日,穿越绵延青山,绕过无数弯道,闽侯县农业农村局扶贫科负责人李章煌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闽侯支公司工作人员江亮、程厚松将一份意外之喜送到了村民兰依俤家中。 “兰大... 漳州贫困户的“牛”故事台海网6月17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将牛赶进牛棚,把一捆捆早就准备好的草料搬进牛棚中,再往饮水槽中添上清水……入夏的午后,30多摄氏度,林金波顶着高温来到牛棚,给3头心爱的奶牛喂食、添水。看着眼前茁壮成长的牛犊,喘着粗气,已是汗流浃背的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些牛是我们一家过上好日子的全部希望。”林金波说。 66岁的林金波,家住漳州... 闽宁牵手协作奔小康征程上的泉州故事台海网6月14日讯 据泉州网报道 小车间、大作用。6月8日下午,在宁夏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吴忠市红寺堡区弘德村考察脱贫攻坚工作。在村扶贫车间,他与乡亲们亲切交流,肯定扶贫车间在先富带后富、帮助当地困难群众在家门口解决就业的模式和成效。 “习总书记点赞的这一扶贫车... 百岁红军王定国最后的牵挂百岁红军王定国最后的牵挂 新华社北京6月11日电 题:百岁红军王定国最后的牵挂 新华社记者梅常伟、琚振华 “王妈妈没有留下遗嘱,也没向组织提任何要求。她最牵挂的事,是抗疫斗争和脱贫攻坚。”陪伴照顾王定国20多年的工作人员阳琼仙,10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6月9日上午11时6分,107岁的老红军王定国因病在北京逝世。 春节前后,王定国从电视上... 台商:大陆扶贫工作透着大商机“参与大陆扶贫项目的开发建设,从中可获得大商机。”台资企业广西海凌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陆哗媗11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陆哗媗是广西桂林市台协会员。为帮助桂林当地农民脱贫,她在创业的同时,投身到广西桂林市精准扶贫行动中。2018年,她创办了台资企业广西海凌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带动1000多户贫困户开展辣椒种植。 为提高辣椒种植的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