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在“六一”科普现场四千年的蚕桑文化惊艳两代人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6-02
摘要:在“六一”科普现场四千年的蚕桑文化惊艳两代人

金山网讯  “小朋友,你看这是什么?”“这是大长虫!”这是昨日上午,丹徒宝堰实验小学科普活动现场的一场问答,而能正确答是“蚕”的在整个会场500多名四、五、六年级的学生中寥寥无几。

据现场的丹徒区蚕桑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蚕桑文化在我国已延续了4000多年,而我国闻名世界的丝绸产品通过丝绸之路走向世界也有2000多年之久。蚕桑一直以来是我国的民族支柱产业,从古到今享誉全世界,然而近几十年来,随着科技发达和工业革命,我国南方多地的蚕桑基地加速产业转型,蚕桑业逐渐减少,仅镇江丹徒区在十多年前还有数万亩桑田,到了目前桑田只有300亩左右。

曾经轰轰烈烈的蚕桑事业在我国多地出现了断档。已导致许多中青年人不识蚕宝宝,而他们的下一代对蚕桑知识就更加知之甚少。为了让传统蚕桑文化让后来人了解,让下一代有传承的机会,6月1日上午,宝堰实验小学组织了四、五、六年级的学生与蚕桑科普小组近距离接触,500多名孩子从影像资料、宣传画册,宣传画版到蚕桑标本、蚕桑系列产品中初步了解了丝绸之路以及我国从古到今的蚕桑知识。

在蚕桑科普现场,宝堰实验小学四年级的女生王同学手拿蚕桑小册子爱不释手,她的妈妈也在现场,两代人都很欣喜地汲取蚕桑的知识。王同学妈妈赵女士告诉记者,今年33岁的她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等她懂事的时候村里早就没有了桑田,蚕桑的有关情况只是从老一辈口中的片言只语中听到一些,她自己不是很清楚,现在读小学四年级的女儿对于蚕桑更是一片空白。蚕桑工作人员讲解到每一处,数百名小学生都十分欣喜,有的问这问那,有的跟着讲解员细细聆听,不放过每一个细节,科普结束时,孩子们还是意犹未尽。 (李国平 胡龙芳 曹海滨)

责任编辑:采集侠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