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国务院新闻办吹风会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修改情况(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5-29
摘要:除了报告里讲的,要落实减税降费、降低经营成本的政策外,要更多用改革办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关于“放管服”的举措,报告里不仅体现在改革部分,其他部分也有,比如在对外开放部分、在社保政策方面,都涉及相关

除了报告里讲的,要落实减税降费、降低经营成本的政策外,要更多用改革办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关于“放管服”的举措,报告里不仅体现在改革部分,其他部分也有,比如在对外开放部分、在社保政策方面,都涉及相关改革内容。我概括“放管服”大体有三个方面:

一是宽准入、降门槛。包括内资准入、外资准入都要放宽,继续缩减三个负面清单。在涉企经营许可方面,要推动更多事项取消审批,或改为备案,或实行告知承诺。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要放宽登记住所和经营场所的限制,在修改中又补充了“合理设定流动摊贩经营场所”。昨天李克强总理在记者会上也讲到这个问题。

二是重监管、促公平。要寓监管于服务之中。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行大数据监管。监管重在公平公正,要以公平公正监管,维护公平竞争。

三是优服务、提效率。比如报告中提出“推动更多事项一网通办,做到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理”。各方面惠企利民政策,都要争取直接网上可办或自动享受,不让企业走很多繁琐的程序。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财经记者:

新基建大家关注度比较高,这次修改增加了数据中心,包括充电桩的表述也有调整,请问这个修改是出于怎样的考量?怎样界定新基建的概念?我们要列进去的具体领域会有区别吗?谢谢。

孙国君:

今年新基建社会上讨论比较多,《报告》中提出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其中“一新”是新型基础设施。我们推进新基建,主要是基于扩大内需。因为新基建和我们扩大拓展新的消费,包括支撑新兴产业发展密切相关,是我们促消费和扩投资的结合点。关于整个新基建的范围,大家说法很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新一代信息网络、新充电换电设施这些大家有共识的,普遍认为当前就要推进的方面。整个新基建范围可能会随着形势变化不断拓展。

新基建有个最大的特点,与公路、水利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不同,那就是新基建的投资主要是市场化投资。虽然我们说政府要重点支持,但主要是市场投资,政府主要给予政策支持、创造好的环境。新基建面对所有市场主体开放,会给内外资企业带来同等的发展机遇。比如,我们要建设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设施,现在新能源车市场内外资都有,这个设施的普及会给很多外资新能源汽车企业带来机遇。所以说我们的新基建要从多维度看,它有很多思路上的创新,包括投资方式的创新,包括投资主体和市场开放度都是不一样的。谢谢。

香港商报记者:

刚才你提到外资准入的负面清单,请问今年会有哪些变化?具体会在什么时候发布?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出台跨境服务负面清单,具体所指的是什么内容?谢谢。

孙国君:

关于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问题。从2017年中国首次提出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每年都进行修订。限制性措施条目已减至去年的40条,不仅数量进行压减,而且一些重点领域开放不断取得突破,比如新能源汽车、部分金融等领域,允许独资,一批项目签约落地和投产。

2020年的全国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正在制定中,有望尽快出台。负面清单条目,还会进一步大幅缩减。在服务业、制造业、农业方面,开放水平还会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还将发布自贸试验区版负面清单,清单条目数比全国版更少。

关于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中国的服务业增加值已占GDP一半以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60%左右,但是中国的服务贸易占整个贸易的比重相对偏低,比全球平均水平还要低,这表明中国的服务业贸易还有很大拓展空间。

按照WTO规则,服务领域开放,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商业存在,就是前面讲到的外资准入,这属于投资范畴,比如,外商在华设立公司、分支机构,提供服务。另一个方面是跨境服务贸易,一是跨境交付,比如,国际海运、在线医疗等;二是自然人移动,如律师来华执业等;三是境外消费,比如出国旅游、留学等。

在服务业商业存在方面,由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做出开放规定。在跨境贸易方面,今年将制定出台负面清单,这将使中国的服务贸易更加透明、更加公开、更加开放。这是继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之后的又一重要制度型开放举措。谢谢。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

有学者认为,以后在国家层面或许可不再提具体的经济增长指标,而是提出就业指标,然后再提出一些关于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比如物价水平、风险防控、环境可持续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等等,请问以后不设GDP会成为今后的一个探索吗?谢谢。

孙国君:

在是不是设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上,从目前来看今年是特殊情况。上次记者吹风会上讲过,今年不设,最大的因素是考虑到不确定性。今年的不确定性不是一般的不确定性,确实全球疫情走势等无法预知,所以今年考虑不设。历史上也有过不设的时候,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如果经济进入正常状态,一般来说,有一个预期的GDP增速目标相对会好一些,因为很多其他指标的测算要有一个参照基准,那就是GDP。GDP增速指标是很重要的综合性基础性指标。每年是否设GDP增速指标,要根据当年情况来确定,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一定要设或者一定不设,而是要根据形势变化来调整。谢谢。

寿小丽:

谢谢孙国君先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今天的吹风会就到这里。大家再见!

国务院新闻办吹风会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修改情况

责任编辑:采集侠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