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国务院新闻办吹风会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修改情况(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5-29
摘要:二是涉及影响全局的重要判断和表述,可能改一处会带来其他一系列改变。比如,政府工作总体要求、主要预期目标、财政货币政策取向等,这些是反复研究确定的,已经达成广泛共识,取得最大公约数,如果调整其中一个那

二是涉及影响全局的重要判断和表述,可能改一处会带来其他一系列改变。比如,政府工作总体要求、主要预期目标、财政货币政策取向等,这些是反复研究确定的,已经达成广泛共识,取得最大公约数,如果调整其中一个那么就会带来其他一系列的调整。

三是尚需研究的政策,比如,进一步延长阶段性政策执行期限,建议出台新的减税政策,这需要一个研究过程,根据形势变化进行完善。

四是对特定地区给予支持的建议,比如,把一些经济区列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这类意见相对多一些,需要后续研究。

五是在《报告》相关部分已有相同或相近表述,限于报告篇幅,也是为避免重复,没有采纳。

谢谢。

美国国际市场新闻社记者:

我想了解一下,今年在稳定和发展经济方面,包括做了哪些调整,请介绍一下。尤其是在货币和财政政策的有效配合方面有没有代表提出意见?还有一个问题,在修订人民银行法,据说也有一些人提出意见,能不能介绍一些?谢谢。

孙国君:

今年报告里面财政部分讲的每条政策写得都比较清楚,现在意见相对多一些的是在金融支持方面的一些政策表述。我们在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这一段里,就吸收了5条意见。比如,有代表提出要完善考核激励机制,要鼓励银行敢贷、愿贷、能贷,修改就是为了把这个话表述得更加具体。

比如,有的代表提出来要利用金融科技以及大数据技术来降低金融的服务成本,提高金融服务的精准性,我们认为这是很好的意见,也补充进来。比如,我们要解决融资的问题,就要解决一些信用信息共享的问题。代表提出来要促进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我们采纳了这个意见。还比如,在加强监管、防止资金空转套利后面,我们增加了“打击恶意逃废债”这样的表述。

整体上来说,融资难、融资贵还是当前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大家都希望把融资这块的表述尽可能地再明晰一些。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年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很多政策措施,但是今年的时间只剩7个月了,请问怎么确保这些政策措施和目标任务能够得到尽快落实?谢谢。

国务院新闻办吹风会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修改情况

图为《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党组成员孙国君回答记者提问。中国网 郑亮 摄

孙国君:

一份好的报告,不仅要起草好,关键要落地见效。《报告》审议通过后,接下来就是抓落实。确实如你所说,今年已经过去5个月,满打满算,只剩7个月的时间。抓落实任务尤其繁重。可以说,刻不容缓,分秒必争。为了做好报告落实工作,我们有几个方面。

一是第一时间明确责任分工。国务院将第一时间召开常务会议,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分工。报告提出来的任务、措施,逐项进行分解,明确牵头部门、参与部门、时限要求,要求各负其责,确保落实。一刻也不耽搁,就是要尽最大努力抢时间、抢进度。

二是及时出台配套操作政策。报告中提出的主要政策举措,在前期研究中已有实施方案。对前期出台的减税降费、贷款还本付息等政策,延长执行期限是自动执行的。有些政策需要有关部门再出台细则,也会第一时间发布。在抓落实过程中,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推动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根据形势变化调整完善政策,确保政策实施效果达到预期。

三是加强督办督查。国务院办公厅要建立《政府工作报告》督查总台账,定期对账督办,结合组织开展国务院大督查、专项督查和专题调研,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见效。

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我们注意到,现在政策目标基本都确定了,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哪些难点?如何克服?谢谢。

孙国君:

一是我们的政策需要根据形势变化不断完善。整体上来说今年形势特殊,存在很多难以预料的不确定性。政策一定是要适应形势的变化来调整,并且这种调整的时效性要特别快。

二是任何政策从出台到实施到见效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要尽可能把这一时滞压缩到最短。为什么今年《报告》里提出了很多直达的概念,比如财政里面的2万亿要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要直达基层政府,要直接惠企利民,包括金融里面也提到要有一些直达实体经济的办法。如果特殊时期不采取这些特殊办法,可能落实时滞就会产生。刚才我谈到,今年只剩下7个月,时间有限,如果什么政策都到年底见效,可能会影响整个经济运行。

总的来说,我认为今年的政策执行可能面临的挑战,一个是解决政策的及时调整问题,一个是解决政策的执行效率问题。谢谢。

中新社记者:

我们注意到和往年相比,今年的报告在“放管服”改革方面的篇幅明显缩短,这是不是意味着这方面改革力度今年会缩小?以及“放管服”改革方面今年会有哪些新举措?谢谢。

孙国君:

这些年中国的营商环境持续大幅改善,主要得益于“放管服”改革在持续推进。有一个例证就是,企业数量变化,去年是净增加384万户,日均超过1万户。目前各类市场主体超过1.2亿户,这对稳定就业、扩大消费和投资、增强发展动能,都十分重要。今年能不能在困难形势下稳住就业、保住民生,关键也要看这1.2亿市场主体能不能稳住。

责任编辑:采集侠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