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码直接进入杭州,红码集中隔离14天,黄码隔离7天以内”——红、黄、绿三色的健康码,从2月初在杭州余杭区率先推出,之后杭州全市推广,浙江11地市全部上线,到2月中旬,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指导支付宝加速研发全国统一的疫情防控健康信息码,只用了不到10天时间。 2月13日,杭州正式推广“健康码”的当天,下城区文晖街道的“武林大妈”志愿者毛苍鹏,在地铁口值班时就借助“健康码”成功识别出一名黄码返工人员,“从发现黄码人员到落实居家隔离,全程只用了15分钟。” 通过“健康码”一码核验、免除登记、减少接触、捕捉变化,“‘一人一码’不仅让社区防疫更精准,还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文晖街道办事处主任冯琼梅说。杭州市防控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认为:“疫情防控期间,借助‘健康码’既能为外来务工人员带来方便,又为城市运行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撑。” 不只是阿里的支付宝健康码,资料显示,目前,腾讯健康码已经覆盖北京、广东、四川、云南、天津、贵州、上海、重庆、广西、湖南、湖北、安徽、青海等近20个省区市,累计亮码人次超过16亿次,累计访问量超过60亿次。 3月19日13点24分、15点13分,首批从湖北开往广东的两趟免费复工返岗高铁专列,先后从湖北荆州站开出,“点对点”输送1631名荆州籍务工人员到898家广东企业返岗复工。他们全部申领了湖北健康码,并通过了核酸检测。 随着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健康码全国互认正在按下快捷键。3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全国爱卫办副主任毛群安表示:“目前,国务院电子政务办和国家卫生健康委提供了各地跨省份互认共享的三种路径,请各个省份结合本地的实际来选择实施。” 这三种路径的第一种是在不改变地方现有健康码的情况下,通过跨地区防疫健康信息数据共享,在本地健康码中增加跨地区互认功能。第二种是各地健康码与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防疫信息码”对接,以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防疫信息码”为中介进行转换,从而实现跨地区健康码互认。第三种是未建设本地健康码的地区,可直接采用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防疫信息码”,同时结合本地防疫健康相关信息,实现跨地区互通互认。 目前,全国各省(区、市)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正在深入推广“健康码”互信互认应用,作为在交通卡口、居住小区、工厂厂区以及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的通行凭证,推进在全国范围“一码通行”。湖北、北京等地依托全国一体化平台实现了防疫信息共享,在符合本地防疫管理要求前提下推动人员有序流动。 “从目前来看,有序推动健康码互认,也在不断地优化和迭代,这是积极举措,效果值得肯定。”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需要注意的是,其中所收集的健康信息都是个人核心信息,在实施过程中,国家应加强对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本报记者 陆培法 杨俊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