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来自墨玉县的米丽古丽·艾合买提(左)在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一家乳制品生产企业的车间包装骆驼奶粉。截至目前,今年已有数百名来自南疆的富余劳动力经过学习培训后分别在达坂城区工矿企业、餐饮行业实现就业。新疆日报记者秦梅花 摄 新疆日报讯(记者张治立 韩沁言 拍热扎提·阿不都 张瑞麟报道)5月7日,伽师县古勒鲁克乡堂力其村连片的伽师瓜田里,古扎丽努尔·胡拉木等瓜农认真听乌鲁木齐来的专家讲解伽师瓜管理如何提质增效的要点。瓜农们对今年种伽师瓜增收充满信心,因为,在进一步增强伽师瓜产业扶贫功能上,伽师县从规范种植管理、统一商标和包装、打造专业交易平台、拓展网上销售渠道等方面精准施策、持续发力。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是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的关键措施,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 如何精准“把脉”产业扶贫,补短板、强弱项,增强“造血”功能,南疆四地州各地都在进行着新的探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势必也是产业扶贫大提升之年。 1 产业链如何延伸 发展扶贫产业,重在比较优势,落实落细产业扶贫政策,破解小而散难题,形成产业链是关键。 “去年我种了两亩半万寿菊,纯收入5000元。因为跟着订单种,跟着产业走,今年,村民种万寿菊更积极了。”4月29日,莎车县巴格阿瓦提乡巴格吉格代村村民阿布力米提·赛麦提说。 放眼整个喀什地区,一项项特色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特色产业村镇星罗棋布。除了莎车的巴旦木、叶城的核桃、英吉沙的杏、伽师的甜瓜等传统特色农产品擦亮了招牌外,万寿菊、樱桃、新梅、金银花等名优新特品种也蓬勃发展,甚至以前没有被农民纳入生产活动的扎扫把、养鸽子等小事,也成长为脱贫增收的产业。 其实,无论是传统种植养殖,还是特色种植养殖,抑或传承多年的手工业,只要将产业扶持和精准扶贫有机结合起来,全面落实产业扶贫政策措施,产业的带动能力和“造血”功能便会凸显出来。对此,喀什地委书记李宁平说:“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我们必须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舍此别无出路。” 同样是一种农产品,同样是一项生产活动,为什么产业化前后给农民带来的增收增效变化明显?喀什地区找原因、找差别的同时,也在找短板、找出路。今年,当地进一步细化落实产业扶贫各项政策措施,比如分析梳理主要农作物关键农时的关键技术,制定出《喀什地区农事旬历》,积极发挥地县乡村四级联动机制,构建督战、包联、帮扶“三位一体”的攻坚格局,整合各类资源,细化“一户一策”。 在人地矛盾较为突出的和田地区,“一村一品”精准拔穷根的现象,离不开产业带动,少不了产业扶贫中的难题能及时得到破解。 和田县塔瓦库勒乡巴克墩村原先没有支柱产业,2018年,自治区团委驻巴克墩村“访惠聚”工作队请来专家考察论证后,选定种植色素辣椒带动村民脱贫增收。色素辣椒适宜在巴克墩村生长,市场需求量也大,但要让村民持续稳定增收,必须走产业化道路。在工作队的努力下,发展色素辣椒产业中,育苗、种植、加工、销售等问题一一得到解决。 自治区党委和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的实施意见指出,扎实推进乡村产业振兴,需要加深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强化农产品产销对接等。 今年,巴克墩村色素辣椒产业“一站一基地一车间”服务体系正在形成,产业链将更加清晰。在村里辣椒加工厂务工的村民合力力·艾拜自豪地说,他家每年靠辣椒产业能收入10万元。 2 产销如何深度对接 疫情面前,部分农产品销售受到影响。就疫情对产业扶贫的影响,南疆四地州在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产品品牌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 这两天,在乌恰县巴音库鲁提乡巴音库鲁提村,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驻村第一书记谭轩一边和单位联系牛羊肉销售问题,一边忙着当“网红”直播卖货,线上线下齐发力,帮村民把牛羊肉卖成热销产品。谭轩说,只要能帮村民增加收入,让村里的养殖业壮大,他都会带领村民尝试新的销售方式。 “工作队鼓励我们成立了合作社,帮我们注册了‘葱岭牧人’品牌。去年,我们村的牛羊肉销往内地多个省市,带动100多户村民增收。”4月29日,巴音库鲁提村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吐尔孙阿洪·木明说。 办法总比困难多。为了构建多方位购销体系,提升产业“造血”能力,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与邻近的喀什地区、对口帮扶的昌吉回族自治州、对口援疆省市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接,开展林果业托市收购、农产品展销等活动。 柯坪小麦粉、羊肉、恰玛古、黄杏……提到这些农产品,柯坪县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局长依沙江·木萨有很多话要说。在他眼里,当地每一样农产品背后都有一条曲折的产业发展路,前方都有一篇可做的恢宏文章。 产品品牌建设工程,让每公斤羊肉从60多元卖到最高130元,让恰玛古收购价从每公斤0.5元增长到2元,让黄杏收购价从每公斤1元左右增长到3元至5元,让绿色有机面粉畅销全国,让农民学会了种植蔬菜、黑木耳、火龙果等特色经济作物……尝到产业扶贫的甜头后,柯坪县的“产业革命”没有因去年该县脱贫摘帽放慢脚步,而是更加行稳致远。 新疆农科院综合试验场党组书记金平曾在南疆基层工作多年,他表示,强化农产业产销对接,要建好农产品疆内收购和疆外销售“两张网”,构建地、县、乡、村四级农产品物流网络体系,培育一批“土字号”“乡字号”区域特色鲜明的产品品牌,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3 机制如何更加长效 引导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民共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4月28日,在于田县阿热勒乡阿热勒村木器加工合作社,村民帕孜莱提·卡地尔麻利地组装着家具配件。村里有了木器加工合作社后,包括她在内的60名贫困家庭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