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一支临时组建的抗疫专家医疗队奔赴武汉。他们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阻断“炎症风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党委书记刘同柱就在这支队伍中。随他而来的还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魏海明教授,以及阻断“炎症风暴”的重要“武器”——“托珠单抗+常规治疗”免疫治疗方案,此方案被业内人士称为“科大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战胜疫情离不开科技支撑。”刘同柱书记表示,越到关键时刻,科技的支撑作用越加凸显,对切实管用的科研成果的需求也越加迫切。 疫情大考,是国与国之间科技力量的较量。国内何尝不是如此?疫情发生以来,各高校附属医院倾力救援的同时,也在奋力攻关,科技战“疫”赛道上的大牌选手比比皆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也在之列。 2017年12月,安徽省立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前身)与中科大联姻,成立中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刘同柱书记表示,安徽省立医院大而不强,教学和科研“两翼”薄弱,导致临床只能跟跑。强强联手成功激发了优势互补的叠加效应。“背靠中科大这棵大树,意味着其生物医学的创新力量和人才优势可以为我所用,再加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安徽省政府的支持,理工医交叉融合、医教研协同创新、生命科学与医学一体化发展的‘科大新医学’实践,结出了不少果实。”刘同柱书记说。 2018年,中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两项研究成果分别入选“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和“国内十大医学新闻”。2019年,中国医院影响力排行榜中,安徽省立医院强势挺进50强,位列第35⋯⋯ 在刘同柱书记看来,“科大方案”也是医教研协同创新的典型案例之一。“魏海明教授长期致力于NK细胞、IL因子等研究,关注免疫细胞与重大疾病发生发展的共同规律。”刘同柱书记介绍说,魏海明教授团队很熟悉炎症风暴的形成过程。“与医院科研团队结合后,从临床需求出发,开展研究,研究结果再拿到临床进一步验证,成就了基础与临床协同创新的典型案例。” 刘同柱书记在武汉火神山医院 介绍托珠单抗免疫治疗方案 为全球战“疫”贡献安徽力量 据刘同柱书记介绍,目前,在安徽省卫生健康委支持下,安徽省立医院联合安徽省新冠肺炎定点治疗医院,加速推进“托珠单抗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多中心、开放、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很快,一系列研究结果将被陆续推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