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江苏新闻5月13日电(记者 泱波 通讯员 杜成航 叶学)遇到地震应该如何避震逃生?如何辨别和应对地震谣言?地震局的主要工作有哪些?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江苏省地震局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网络直播宣传活动,邀请江苏省首席科技传播专家、江苏省地震局原巡视员张振亚和江苏省地震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王俊作客直播间,带领网友一起“忆汶川、观台网、学科普”。 针对网友的问题,张振亚从专业的角度进行了回答。 遇到地震应该如何避震逃生?简单概括为四个词语:“因地制宜,沉着镇定,听从指挥,行动果断。”张振亚就典型的地震谣言教大家几种识别方法:号称是某某权威机构或某某权威专家作的预报是谣言;号称是某某国家、甚至是某发达国家专家对我国某地作出的地震预报也是谣言;对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预报得非常精准的也是谣言;将地震发生后的灾难后果过分渲染的信息是谣言;以一些迷信或不科学的方式预报地震是谣言。 对于地震能准确预报吗?地震预报难点在哪里?张振亚说,目前地震还不能准确预报,地震预报是世界公认的科学难题,在国内外都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只能依据经验对某些类型的地震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测。 江苏数字地震台网负责全省的震情监测、速报信息发布、地震前兆异常跟踪监视等。江苏省地震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王俊介绍,地震台网是由许多地震台站和1个数据处理中心共同构成,数据处理中心负责分析处理全省观测台站实时汇集的波形数据,通过分析处理,在台网中心就可以监测到全省震情和台站运行状态。 地震发生后是怎么测定出来的?王俊介绍,地震发生时,地震波在地下向四周传播,当传播到观测台站时,台站上布设的仪器就会记录下地震波到达台站的时间以及地面振动幅度等数据。值班人员就可以根据波形特征、波动持续时间等特征,对地震的位置、发生时间、能量大小以及深度等进行测定。目前,江苏省地震局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中最重要的就是地震自动速报系统,能够自动识别不同地震波型特征,在1分钟内完成省内地震自动速报,可以初步判定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等。这项成果有效地支持了地震应急,较好地满足了地震应急时政府和社会的需求。 直播中,工作人员还为网友进行了一次模拟地震处置:屏幕显示地震波到达台站、警报响起、自动速报系统测定出结果、工作人员人工核定、结果发布。(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