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沈璐佳)一张桌子,一块幕布,一盏灯,简单的布景就是皮影戏的戏台……昨天记者了解到,日前,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皮影戏被华育高新区学校搬进了课堂,没想到顷刻间圈粉无数。孩子们在家也纷纷动手当起了“大导演”。 “我们学校每周都会推出一个有意思的课程,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学校做不到,这不,竟带着我们玩起了皮影戏。”四年三班的王诺茗同学说,“用左手和右手配合起来就能讲述一个故事,感觉非常神奇,于是就想自己动手也比量比量。没想到一做就更上瘾了,觉得乐趣无穷。” 记者看到,整个课程条理清晰,难度由浅入深,从皮影雕刻,到手法练习,再到皮影戏的编剧,让学生从皮影戏里领悟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不同年龄层的孩子都适合。 华育高新区学校小学部负责人表示,既然孩子们这么喜欢,复课以后,学校还会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皮影戏教学,到时候会更精细精准。比如说一、二年级的学生主要观看皮影戏,了解皮影戏的基本知识;三、四年级的学生主要是以剪纸为基础,开始镂刻皮影;五、六年级的学生可以自己编剧本,以展演的形式表演给大家,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