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2020年第一季度“中山好人榜”(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5-01
摘要:夏扬,女,1965年9月生,中山广播电视台综合采访部记者。1985年入行以来,已坚守新闻采访一线35载。疫情发生以来,将于今年年底退休的夏扬放弃休假,每天奔赴在中山各大医院、疾控中心、中山版的火神山医院工程现场

夏扬,女,1965年9月生,中山广播电视台综合采访部记者。1985年入行以来,已坚守新闻采访一线35载。疫情发生以来,将于今年年底退休的夏扬放弃休假,每天奔赴在中山各大医院、疾控中心、中山版的火神山医院工程现场等病毒传染、人流密集的高危场所采访,用笔、话筒和镜头,累计采写了超过100篇全媒体报道,贡献了媒体人的一份力量。

郭美凤,女,1980年11月生,中山市三乡医院手术室护士长。她担任中山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副队长兼护理组组长。2月9日至3月20日,她所在的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的区共收治病人1760名。由于工作出色,被评为“先进标兵”并火线入党。获得中共东西湖方舱医院临时委员会“先进标兵”的荣誉称号。

黄永洪,男,1982年9月生,港口医院重症监护室副主任医师。2月14日,他作为中山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成员,被推选为中山市援助公安县医疗队队长。曾有一名患者在接受了16天的治疗后仍需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其亲人同是确诊病人,造成心理压力大、情绪低落,黄永洪悉心救治辅助心理辅导,患者康复出院。

黄国昌,男,1987年7月生,中山市公安局横栏分局交通警察大队直属中队中队长。春节期间从老家赶回, 1月25日至2月19日,他累计执勤一线200多小时,平均每天执勤8小时以上,累计检查车辆13000余台,测温20000余人,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暴雨中还抢修雨棚、转移滞留车辆,扭伤脚踝仍不退缩。

黄岸佳,男,1981年1月生,中山市西区医院ICU主任。作为“中山市新冠肺炎危重症救治组”成员,奋战近62天,和团队用“绣花一样的功夫”把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例一步一步地从死亡线上拉回来。2018年,他远赴云南省昭通市开展医疗帮扶工作,曾获“西区先进个人”“西区扶贫干部优秀奖”等荣誉。

梁雪菊,女,1975年1月生,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小学语文教研员。疫情期间,积极开展在线教学,组织30多位名优教师,为全市小学生录制教育部统编小学语文线上教学课程300多节,在学习强国平台专栏中分享,被全省多市老师、教研员用于线上教学。省教育厅也在“粤课堂”推出中山小语新课,为全省小语作示范与推广。

彭俊震,男,1985年4月生,中山市公安局西区分局刑事侦查大队警务技术四级主管。面对疫情,与同在一线的妻子在外租房居住,防止家中老人、孩子交叉感染的风险。疫情期间参与涉疫情数据研判,参与设卡监测流动人员,还曾在疫情期间,在无防护服,冒着被感染风险的情况下,处理一件非正常死亡警情。

舒欣,女,1993年7月生,中山市税务局南区税务分局团支部书记。舒欣作为一名武汉人,过年返乡探亲时成为一名志愿者,主动对接了77户共计213名居民,担当楼栋管理员、蔬菜配送员、物资分发员,集合10名志愿者团队完成了社区6036件商品的搬运、清点、分发、记账等工作。同时还发挥专长,参与审核发布《支持疫情防控的个税优惠政策》推文等。

廖小卒,男,1984年8月生,中山市人民医院ECMO研究室副主任。2020年2月17日,已连续作战10天的廖小卒作为援鄂医疗队员立即出发,并在抵达荆州后立即参与一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转运工作,成为湖北首例成功转运案例。廖小卒每年受邀赴全国各地对危重病患者实施急救,还曾在对口扶贫工作中赢得当地同行和老百姓好评。

廖国财,男,1964年10月生,中山市小榄镇西区社区前第一书记。2019年8月,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副调研员廖国财受命成为小榄西区社区第一书记。半年来,每天往返石岐和小榄之间,深入社区开展整顿工作。疫情防控期间,他在社区每天至少工作14个小时,期间多次感到胸口疼痛但没有去检查。坚持抗疫36天才到医院检查,却确诊为食道癌,用实际行动践行敬业奉献的精神。

谭丽华,女,1976年2月生,中山市民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抗疫号角吹响以来,谭丽华每天休息不足5小时,负责协调处理各类突发情况、安排卡口人员、物资采购、检测安排、咽拭子采集等工作,曾一度出现头疼、咳嗽等不适症状。从医25年,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团队从几人发展到93人,为全镇19个村(社区)的群众提供便利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二、助人为乐(8人)

关牛,男,1922年5月生,卢丽韶,女,1931年11月生,夫妻为中山市石岐区康华社区居民。

2月9日是关牛夫妻结婚72周年纪念日,得知不能聚餐,两位老人拿出宴请资金购买了一批防护物资,捐献给社区保洁员。他们的事迹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中山电视台、中山日报等先后报道,传递了抗疫正能量。

陈九仔,男,1952年7月生,中山市南头镇民安社区第11居民小组长。担任社区居民小组长几十年间,他热心助人,善于团结村民。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68岁的他每天巡查社区,派发宣传资料,开展“两查一测”工作,严守每一道关卡,筑起居民健康“防护墙”,守住居民“零感染”底线。

郭钜有,男,1972年9月生,中山市饮食业商会监事、中山市乐新园酒楼董事总经理。疫情期间,郭钜有看到有小区居民因疫情管控不方便出外买菜时,便连续十几天自发向小区居民免费派发新鲜的蔬菜,每天100斤,共派发了近2000斤,花费20000余元,被称为“中山好邻居”。郭钜有先生及其旗下的酒楼诚意邀请首批驰援湖北医护人员到其酒楼品尝地道“家宴”。

黄桂标,男,1967年11月生,中山市板芙镇残疾人协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席。黄桂标虽患有小儿麻痹症,在疫情期间,主动申请到任务最重的卡口执勤,利用休息时间挨家挨户宣传防疫知识。在日常工作中,他还积极帮助残疾人家庭解决住房、无障碍改造、就业、申请助学贷款等问题,当选为镇人大代表后连续3年为残疾人发声。

彭从炳,男,1995年12月生,务工人员。

邓弟勇,男,1992年11月生,务工人员。

2月6日,彭从炳和邓弟勇留意到几个在粤的武汉籍年轻人自发地组织成立了社会捐赠物资输送队,他们毫不犹豫报名参与公益输送。2月7日,二人穿好防护服,行驶1000多公里,将一车防疫物资捐献给武汉协和医院,书写“最美逆行”。

曾敬晶,男,1986年11月生,中山市民众镇锦标学校驻校董事。疫情发生以来,得知防疫物资紧缺时,他第一时间向民众镇政府捐赠了口罩、防护服、红外热成像仪等价值约18.5万元的应急物资。他时刻关心家乡防疫工作,向深圳市公安局等单位捐赠了多批防控物资。

三、诚实守信(2人)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