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宗仁 文/摄 通讯员 郑勇飞 徐志娟 “今年,我试种了十几个新品种的蔬菜,有羽衣甘蓝、水果黄瓜、樱桃番茄,还有6种颜色的花菜等。”4月21日,在柯城区七里乡大头村,寒仙家庭农场农场主吴建华告诉记者,这些新品种的蔬菜是在柯城区科技局牵头下,让他带头试种的,面积是10亩。目前,大部分的蔬菜还处于育苗阶段,但是有一个名叫羽衣甘蓝的新品种,过几天就可以采摘了。 一片新绿的新品种蔬菜羽衣甘蓝 七里乡大头村种植高山蔬菜已有40多年的历史。因为七里乡海拔高、气温低,含氧高、水质好,而且昼夜温差大,种出来的高山蔬菜营养丰富。七里乡高山蔬菜品种有十几种,主要有茄子、黄瓜、四季豆、西红柿等。其中,以高山茄子最有特色,颜色鲜艳,形状修长,平均长度50厘米,茄子皮薄肉嫩,深受消费者喜欢。 吴建华种了30年的高山蔬菜,如今他是大头村村委会主任、桃源上村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社长。“我开始尝试种菜时只有2亩地,现在已经种植高山蔬菜23亩。”吴建华说,前些年他种高山蔬菜每年利润有十多万元。2008年,他牵头成立了桃源上村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员从当初的12户发展到现在的112户。 吴建华说,不少农户靠种高山蔬菜致富了。村民王永先种了20多年蔬菜,近几年他每年种15亩地,主要品种是茄子、黄瓜、西红柿、辣椒等,每年种菜的净收入有十几万元。另外一个大户邱岳锋种十三四亩地,每年也有十多万元利润。 “当然,种高山蔬菜要出效益,关键是品种与管理。”吴建华介绍,多年来,合作社的茄子、黄瓜、辣椒等已经获得了浙江省农博会金奖称号,现在引进新品种的蔬菜,目的是要把七里的高山蔬菜品牌打造得更响,带动更多的村民种蔬菜增收。 “栽培新品种蔬菜,技术上由浙江农林大学副教授郁有健现场指导。”今年,省级科技特派员郁有健与吴建华结对。从4月初开始,吴建华搭建了大棚培育起新品种蔬菜的菜苗。吴建华说,其中,最好栽培的新品种蔬菜是羽衣甘蓝。羽衣甘蓝,采收期为2至4个月,该品种具有丰产、抗病性强、营养丰富(萝卜硫苷、VC含量高)等特点。它可炒食、凉拌、做汤、做馅等,口感比普通蔬菜更清新爽口,同时也是一种非常适合涮火锅的蔬菜。“我试种了一些,现在生长不错,这种菜在杭州每公斤要卖40元。” 吴建华告诉记者,种“科技菜”,特别是栽培新品种的茄子、西红柿、黄瓜等,首先要运用蔬菜嫁接技术,才能实现蔬菜增产,抗病力增强。其次,管理上要细心,比如,茄子刚开始结果了,就要把它的老叶子摘了;测土配方施肥,土壤缺钾就要补施钾肥等;病虫害是运用黄板、杀虫灯等生物防治。 “这次,我种的茄子主要是‘浙茄10号’新品种。”吴建华介绍,这个品种的茄子耐高温性强,适合露天栽培,一根长度有50厘米,大约8根就有一公斤重,亩产3500公斤。市场上,平均每公斤批发价是6元,亩收入可达2万多元。 七里山区不仅适合种高山蔬菜,还适合种高山西瓜、甜瓜。今年,吴建华还种了一亩地的高山西瓜、甜瓜。“西瓜、甜瓜已经培育下去,再过半个月可以移栽到山垄田里。”他介绍,七里的高山西瓜因为昼夜温差大,不仅水分多,糖度也高,深受消费者喜欢。 “种新品种‘科技菜’,可以通过农家乐、民宿采摘游的形式吸引顾客,增加农民收入。”吴建华说,下一步要扩大面积,让更多村民参与,共同抱团走上致富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