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应复尽复”,企业员工实现“应返尽返”。 趋势分析 五大优势产业实现“3升2降” 工业、技改投资分别增长17.3%、15.4% 4月21日,记者从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遂宁调查队综合获悉,今年一季度,我市五大优势产业呈现“3升2降”态势。“3升”为锂电和新材料、油气盐化工、食品饮料产业,分别同比增长4.1%,4.2%,0.5%;“2降”为机械与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分别同比下降0.2%、17.2%。 “尽管短期冲击较大,但总体来看,我市五大优势产业支撑仍然强劲。”张红军说,五大优势产业是遂宁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石,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4%)9.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9%)1.7个百分点。 此外,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市上下积极应对,采取了一系列复工复产的硬核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响。一季度,工业、技改投资分别增长17.3%、15.4%,分别高于去年同期14.2、16.4个百分点。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杨余表示,随着全市工业企业复产达产增产,预计4月工业经济形势会加快好转。下一步,我市将聚焦市委“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年”部署,落实落地各项奖补政策,坚定企业发展信心,督促企业加快满产达产进度,力争二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6%,为经济稳增长提供坚实支撑。 经济时评 坚定信心在困难中抢跑 全市GDP下降2.9%,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确实遇到了困难,一系列经济数据就是最直观的体现。无论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都呈现出不同幅度下降。这种下降,折射出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市经济社会造成的影响。 在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前,我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经过努力,我市实现一季度GDP增速降幅低于全国、低于全省。而且3月以来,随着更大力度的政策不断出台,复工复产加快推进,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等多项主要经济指标明显回升,释放出积极信号,这更增强了我们的信心。 但不可回避的是,当前全球疫情依然在蔓延,我市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还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克服畏难情绪,树立化危为机的意识。今年3-4月,四川江淮生产的轻卡首次驶入非洲市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1-3月,我市“一带一路”沿线外贸出口同比增长24.7%,也说明勇于开拓新市场就会有回报、有惊喜。 抢抓机遇,关键在于要坚定信心,要实干。当前,我市正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遂潼一体化发展,同时全市上下正在积极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只要各行各业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瞄准新产业、新需求,释放新动能,坚定信心,在困难中抢先一步跑,全市经济目标就一定能够顺利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