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一季度遂宁经济运行情况发布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优势产业恢复明显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4-23
摘要:遂宁新闻网讯(全媒体记者 蔡志凌)4月21日,记者从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遂宁调查队综合获悉,2020年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84.07亿元,同比下降2.9%。 受疫情冲击,全市经济下滑,但3月以来主要经济指标明显回升。 疫情对全市三次产业都造成了较大冲

  遂宁新闻网讯(全媒体记者 蔡志凌)4月21日,记者从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遂宁调查队综合获悉,2020年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84.07亿元,同比下降2.9%。受疫情冲击,全市经济下滑,但3月以来主要经济指标明显回升。

  疫情对全市三次产业都造成了较大冲击,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6.07亿元,同比下降1.7%;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05.74亿元,同比下降1.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42.26亿元,同比下降4.2%。

  具体来看,农业生产总体稳定。小春作物面积为97万亩,同比减少1.3万亩,同比下降1.3%。其中小麦82万亩,同比减少1.7万亩,同比下降2.01%。生猪生产呈现“两降一高”的态势,1-3月仔猪价格环比呈上升态势。

  工业生产逐步恢复。1-3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0.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4%)9.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9%)1.7个百分点。全市五大优势产业同比增长1.2%,其中锂电及新材料、食品饮料、油气盐化工三大产业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服务业和消费市场受疫情影响明显。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42.26亿元,同比下降4.2%。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0.65亿元,同比下降1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2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全市在采取一系列复工复产、稳投资等措施后,取得了积极成效一季度,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由负转正,同比增长2.5%,增速排名全省第4位,高于全省平均增速6.8个百分点。随着重大项目全面复工且全力抢抓工期,重点领域投资明显回升,工业、技改投资分别增长17.3%、15.4%。

00.png

袁月/制图

  解读遂宁经济一季报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一季度,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84.07亿元,同比下降2.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8%)3.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0.1个百分点。

  这份不寻常的一季报怎么读?面对中央对经济工作“稳是大局,必须确保疫情不反弹,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的总要求,下一阶段遂宁又该如何谋与动?

  总体:

  GDP增速呈现负增长

  但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从历史数据看,-2.9%的GDP增速极其罕见,遂宁建市以来从未有过。”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红军认为,虽然GDP增速为负,但总体上来说,一季度我市经济运行保持相对平稳态势。

  “第一产业下降,主要是受生猪影响。”张红军说,一季度生猪出栏59.73万头,同比下降28.2%;猪肉产量4.8万吨,同比下降21.8%。但牛、羊、家禽的出栏呈正增长,并且随着今年春耕的有力推进,第一产业增加值由负转正指日可待。

  针对第二产业,张红军分析说,疫情影响下,我市规上工业依然保持了0.8%的小幅度正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市工业基本态势整体比较稳。”

  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经济社会运行秩序恢复按下“快进键”,3月以来,多项主要经济指标明显回升。1-3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0.8%。部分企业的电力水平达到100%以上,产能恢复比较快。

  “第三产业增速呈负数,主要在于房地产市场疲软。”张红军解释说。进入3月以来,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复工率达100%,企业达产、满产率及预期都在逐步提高。社会餐饮、旅游等行业正在恢复中,我市第三产业增速也在加快升温。

  亮点:

  优势产业恢复较为明显

  大项目带动投资增速快

  “疫情倒逼不少传统产业加速技术改造和升级转型。”张红军说,特别是我市五大优势产业,正在逐步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据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五大优势产业同比增长1.2%,锂电及新材料产业增长4.1%,食品饮料增长0.5%,油气盐化工业增长4.2%。

  与此同时,新动能也在增加。1-3月,全市已新增龙翔辰汽车部件、淑洁护理用品等9户规上企业,另有易莱腾电子、多普冠科技等10户企业6月前计划入规,为二季度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市采取了一系列稳投资措施,全力推动项目开工复工,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响。一季度,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由负转正,同比增长2.5%,高于全省平均增速6.8个百分点。随着重大项目全面复工且全力抢抓工期,重点领域投资明显回升,工业、技改投资分别增长17.3%、15.4%。

  疫情还催生并推动了新业态快速发展。从消费看,尽管疫情对消费出现较大抑制,但线上新商业模式发展势头良好。在商品零售中,一季度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5.4%。

  未来:

  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持续刺激社会消费能力

  一季度数据背后,有哪些需密切关注的问题?

  “一是要密切关注企业满产率和达产率。”在张红军看来,现阶段我市复工复产已基本实现,应加大对企业满产达产超产的支持力度。

  “一季度保回升,二季度要加速释放产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杨余表示,推动重点产业稳定回升,下一步重点应促进锂电和新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油气盐化工等优势产业上下游供应链顺畅运转,加快稳产达产满产超产。

  “还应高度关注新项目储备,进一步招大引强,增强投资后劲。”张红军表示,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但还存在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幅度大、民间投资增长缓慢等短板,应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让项目早落地、早开工。

  此外,要加快释放全社会的消费能力。张红军说,“近期全市出台了不少刺激消费的新政策、新举措,全市范围内发放了1亿多元消费券,相关工作还需要持续推动落地。”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