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制度的好坏是要看它能否形成有效激励与正向激励,使科技人才能够有效发挥潜能。要摒弃指标主义和帽子主义,要让科研人员拥有良好的基本物质条件,让其真正热爱科研,将科研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并对科研减少功利性需求,惟其如此才能让科研人员不走捷径、耐心攻关,从而作出原创性的重大成就。评价制度的优化应考虑人才成长的长期性。这种长期效应的评价体系应该考核科技人才的综合素质及科研能力、社会影响力及预期发展潜力、团队能力及基础条件等多个要素。评价制度的优化还需要对科技人才进行科学分类评价,不仅要对科研成果进行评价,还要与成果应用评价有效结合起来,要考虑科研产出对社会效益的影响。考核评价的导向要变成有效激励,而不是形成扼制科研人员成长与发展的约束条件。 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还需要切实提高科技人才的基本待遇、福利,让科技人才拥有良好的生活保障,能够投入充分的时间做好科研工作。 该机制应能真正解放科研人员,对科研人员提供长期稳定的支持,使科研人员不再耗费大量的时间去申报各种项目。需要创新科技人才管理的体制机制,为优秀科技人才提供稳定的科研条件和潜心研究的良好环境,加快培养有潜力的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科技人才激励还要精准化。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科技人才的特质,分析各类科技人才的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完善精准化的激励机制,保障科技人才能够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形成有效激励。通过加强物质激励、精神激励、个人与团队激励等多种方式,使科研人员的工作得到承认与认可,真正激发科研人员的潜能与创造力,使科技人才乐于科研、勇于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