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院士“科技菜”种进大别山(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3-16
摘要:面向产业需求,体系的专家们又展开研究。不同的蔬菜品种,保鲜条件不同,需要的冷藏温度也不同。专家们开始做实验,一点点摸索出最适宜茭白保鲜的冷藏温度,指导岳西县建设起3000多立方米的茭白冷藏保鲜库。 有些问

面向产业需求,体系的专家们又展开研究。“不同的蔬菜品种,保鲜条件不同,需要的冷藏温度也不同。”专家们开始做实验,一点点摸索出最适宜茭白保鲜的冷藏温度,指导岳西县建设起3000多立方米的茭白冷藏保鲜库。

“有些问题单靠我们自己研究解决不了,但好在有整个体系的专家做后盾。比如冷藏问题,我的专长在育种和栽培,但体系是按照产业链建起来的,有专门从事冷藏、深加工领域科研的专家,大家一起努力来破解难题。”张其安说。

体系专家们的目光更为长远。生物菌有机肥如何让土壤活力更旺盛?一家一户育苗风险大,集约化育苗如何突破技术难关?山区蔬菜能否做到一年四季周年供应?张其安表示,这些都是产业发展中的共性问题,体系的优势在于能够集聚全国科研力量联合攻关,切实解决产业需求,让科技真正为生产服务,切实发挥出科技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的支撑作用。

这些年,为了帮扶大别山地区的蔬菜产业发展,国家大宗蔬菜、西甜瓜、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们倾注了不少心血。每年,这些体系的首席科学家、岗位科学家和试验站站长们,都定期来到山区考察、指导,为基地提供瓜菜品种与技术,为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山区不少农民都自豪地说:“别看我们在山沟沟里,院士科学家都经常来哩!”

“现在一年大半的时间都在下乡,有时晚上11点多还有农民发微信问问题,虽然辛苦,但能够发挥专业知识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我们特别有成就感。”方凌说。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采集侠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