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运输把各种相关资源串联在了一起。1月8日,山东港口青岛港董家口港区—潍坊—鲁中、鲁北输油管道三期工程建成投运,原油输送大动脉进一步向北延展,标志着从黄海之滨到渤海之畔的原油产业链“黄金通道”全线贯通,山东港口优势港航资源与世界级炼化集群更加紧密地融为一体。 目前,遍布齐鲁大地的约1.3万公里输油管网,把山东港口65个油品泊位和5000多万立方米油罐群与山东地炼企业集群连为一体,形成覆盖山东,延伸江苏、河南的“大码头、大罐区、大管线”格局。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整合提速,已成各地的共识与行动。江成举例说,济南、青岛只有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才能打造成为全国中心城市和双招双引的新高地。临沂、菏泽、聊城等地发展,受制于交通不便,随着鲁南高铁建成通车和雄商高铁、郑济高铁开工建设以及菏泽机场、聊城机场建设,三地将发展成为新的区域性枢纽城市,迎来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 科技成基础设施建设靓丽名片 滑动手机屏幕可一秒“抵达”开幕式现场,今年的山东省两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现场覆盖5G信号,借助全景摄像头实时拍摄,再用算法将各角度镜头拼接成完整立体的全景图像,身处会场外的人们通过手机端,就能获得身临其境的沉浸式观感体验。 厚植于产业“沃土”,新技术才能更好地生根发芽。山东从应用端发力,推动5G产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良性发展。以工业互联网领域为例,5G应用已取得进展:依托电信向主要工业企业推广工业PON网络,部分企业和园区实现厂区智能化管理、自动化生产或检测等,有效提升了制造业生产效率及管理水平。 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近日,京台高速泰安至枣庄段智慧高速示范项目举行了一场不见面的“云会议”。山东高速建设管理集团副总经理侯福金告诉记者,虽然大家不能见面,但建设智慧高速的速度没有丝毫减慢。 “这个项目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大家内心都很激动,我们将探究公路中的智慧科技元素,满足当下车辆驾驶需求,为人们提供更加智能的出行体验。”侯福金说。 正如侯福金所言,山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智慧科技上的成果颇丰。济青高速改扩建工程不仅是山东首条八车道高速公路,更是交通运输部确定的高速公路改扩建绿色科技示范项目。鲁南高铁以目前国内高铁的最高配置,把通信信号系统和牵引变电所打造成“最强大脑”“最强心脏”,使这条高铁线更加健康且充满智慧。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能源变革、改变世界能源格局、引领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重要原动力。 今年年初,山东—河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环网工程临沂—石家庄段正式投运,标志着“十三五”期间山东5条交流、4条直流特高压的“五交四直”特高压工程圆满完成。 与此同时,山东正加快推进文登、泰安二期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等重点工程,提升电网应急调峰和安全稳定运行能力,也让更多清洁的新能源得以消纳。截至去年底,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3624.32万千瓦,煤电占电力总装机的比重降至70.5%。 科技赋能,互联互通,山东基础设施建设正全面发力,加速驶入快车道,为山东高质量发展“强筋壮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