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财报来看,这一季度,华米科技的出货量表现不错。数据显示,第四季度,产品总出货量达到1470万台,较上年同期增长59.8%。上个季度,华米科技的出货量也较为亮眼。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9月30日,其产品总出货量达到2760万台,较上年前9个月的1830万台增长超过50%,同样超过了2018年全年2750万台的出货量。这一季出货量的增长再一次显示出了,华米科技不错的市场战斗力。 不过,随着赛道上竞争的加剧,华米科技要承受的压力也不小。上文中提到,2019年全球穿戴设备市场各大厂商去年一共交付了3.365亿台可穿戴设备,比2018年的1.78亿台增加了89%。可见,这一市场的发展势头向好。但同时也反映出,行业内的市场激烈的竞争。 据IDC发布的2019年全球穿戴设备市场报告指出,苹果公司去年售出1.065亿台可穿戴设备,巩固了其31.7%的市场份额,稳居市场第一名的位置。2018年,苹果在这一领域的市场份额为27%,交付4800万件可穿戴设备。看来,苹果在可穿戴设备市场的战斗力目前仍无人能及。2019年四季度,以4340万台的出货量领先市场。 而小米的市场份额虽然从2018年的13.1%下降到了2019年的12.4%,但仍旧亿4170万台的设备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二。此外,在全球可穿戴设备需求飙升之际,三星电子公司是去年第三大可穿戴设备供应商。该公司去年一共交付了3090万台可穿戴设备,同比增长一倍多。占据了9.2%的份额,同比增长2.3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逐渐饱和,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也开始加入可穿戴市场的角逐,华为就是其中之一。据IDC数据显示,2019年,华为可穿戴设备出货量成长了63.4%,其中,智能手环占比最大,成长最快的则是儿童手表和HUAWEI Watch GT2。失去了小米手机的弥补,华米科技与对手的抗衡还会更加吃力,毕竟如今的华米也已经与小米越走越远,势单力薄的华米科技处境并不乐观。 要知道,华为的可穿戴产品已经连续两年增速都保持在100%以上,2019年的增长速度更是超过了170%,这说明全球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体验并喜欢上华为的可穿戴设备。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9月,华为发布了面向耳机与可穿戴设备的自研芯片:麒麟A1,同时FreeBuds 3无线耳机也是首款搭载麒麟A1的设备。随着华为可穿戴设备品类的愈加丰富,对这一市场的分流能力也会愈加明显。 结语 据知名市场调研公司IDC预测,2019年可穿戴设备市场全球出货量有望突破2.229亿台,2023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有望增加至3.023亿台,市场具备足够大的想象空间。 华米科技通过对Amazfit系列全新产品的发布,特别是首次推出的智能跑步机产品,这些举措意味着华米科技已经不再满足于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产品市场,而逐渐探索健康生态场景的智能化覆盖。根据有关专家表示,华米科技新产品的发布将是构筑全球生态健康目标的重要一步。此外,在芯片方面,除了自主研发的"黄山1号"之外,华米还投资了SiFive和GreenWaves两家RISC-V创业公司。华米科技董事长黄汪透露,"黄山2号"芯片也已经完成整体设计,将于2020年量产。多方布局,显示出华米科技的野心。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华米科技在推出Amazfit时定位的是时尚智能手表,但从最新的发布会来看,华米科技转而投入到了医疗健康领域,这也侧面反映出华米科技的焦虑,或许它自己也不清楚到底要走一条什么样的路。 昔日风光无限的智能穿戴行业头部玩家Fitbit,现在的发展却显得很尴尬,Fitbit的股价目前在6美元附近徘徊,已经距离最高点51美元跌去近九成,去年11月初正式被谷歌收购。未来华米科技到底会走向何方,也只能留给时间来验证了。 美股研究社一直专注于长线价值投资,但考虑到很多朋友比较关注短线操作机会,我们将会每天更新一份“每日机会”名单。 凡是当日在美股研究社公众号任何一篇文章点了“在看”的朋友,都可以进入公众号主页,点击“进入公众号”,然后在对话框里发送“机会”两个字,你都会看到我们精挑细选的一些偏短线的投资建议,这个栏目将会在工作日定期更新。 (注:前提是你必须得先点过“在看”,否则将无法看到最新一期的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