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天坛医院与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合作,成功打造出可复制推广的“天坛模式”;同仁医院与张家口市第四医院合作共建,探索建立利益共享的“同仁模式”;积水潭医院等市属医院分别与张家口市相关医院共建合作,为推进普及京张冰雪运动、筹办2022年冬奥会和残奥会提供医疗保障;朝阳医院等市属医院对口支持燕达医院,帮助其于2018年成功通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医院门急诊量较2014年合作初期增长4倍,出院量增长5倍。 据统计,河北来京就诊患者已由2013年的940万减少到2018年的770万,帮扶作用显现。屠志涛介绍,2018-2019年度,京津冀地区临床检验检查结果互认项目达到36个,互认医疗机构达到411家;176家医疗机构的21项医学影像资料实现共享。 此外,京津冀公共卫生领域全面合作有序推进。三地卫生健康部门签署20余项合作框架协议,持续推进包括疾病防控、卫生应急、妇幼健康、老年健康、精神卫生、综合监督、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协同合作,通过业务交流、培训、演练、搭建共享平台等多种形式,促进京津冀三地卫生健康事业可持续协同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据北京市发改委协同综合处处长周浩介绍,目前正处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京津冀三地迅速建立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联动工作机制,在人员流动引导、交通通道防疫、防疫物资保障、生活物资保障、企业复工复产等方面建立更加紧密的沟通联系,针对跨省通勤人员,协调北三县及固安等环京6个区县通过“一信、一卡、一证”等方式,方便通勤人员出行,保障出入便利。 积极推动环京周边地区实现通勤人员14天隔离政策统一标准、政策互认;协调天津市针对返京大人流和通勤人员疫情防控,专门采取相关措施;把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取得了积极成效,实现疫情防控和协同发展工作“两不误”。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期目标节点之年,北京市正在对照国家的工作要点,研究制定2020年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要点,确保高质量完成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期目标任务。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五年,将认真谋划好北京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做好“十四五”规划,抓好各领域任务落实,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推进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深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构建便捷快速的现代化交通体系,推进产业对接协作,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形成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