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许子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李超)“你看见了什么?记住了什么?你为什么感动?又为什么彻夜难眠?”2月24日,“开学”首日,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微信公众号推出《南理工泰科院全体思政课教师给泰科学生的一封信》,作为新学期思政第一课的开篇。 该校18电信专业学生刘青云在线留言说:“读到老师的信,既感意外又觉得在情理之中,既感受到了学校的关爱,又让大家面对疫情,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据介绍,2月24日,该校全面启动春季学期线上教学,275门线上课程、400余名教师、584个教学班、45544生次参与到“空中课堂”教学,将疫情防控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成为亮点。抗疫之初,该校领导就向全体思政教师发出号召:思政教师要提高政治站位,本着“真心关爱学生”的理念,弘扬抗“疫”精神,传播抗“疫”正能量,切实发挥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任务。 为了上好思政第一课,该校马研部全体教师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抗“疫”典型案例融入教学,充分挖掘疫情防控中的育人元素,讲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的动人故事,以此打造思政金课。 该校思政教师金晶表示:“线上教学是一次全新尝试,我们从提升教学效果出发,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理直气壮上好线上思政课。” “我看见了志愿者默默付出的身影,记住了医务人员一张张满脸勒痕的脸,为中国人民的团结而感动,为不能直接为这场阻击战做贡献而感到自己很渺小。”2018级机电专业学生丁倩听完思政课第一课后说。 对此,该校思政教师刘清华给予肯定:“所有挺身而出、默默奉献的担当,铸就了民族的脊梁。作为大学生,虽不能上前线救人民于水火,但并不渺小,只要带着社会责任感,在擅长的领域不断完善自我,回馈社会,你们就是这个民族未来的脊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