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科技兴油挺起国家能源安全的脊梁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2-21
摘要:科技兴油挺起国家能源安全的脊梁

科技兴油挺起国家能源安全的脊梁

 
 

  编者按

  油气,国之命脉。

  从西方发达国家和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来看,能源自给是国家能源安全的基础。以中国石油为代表的能源企业,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批示精神,大打油气勘探开发进攻仗,取得了显著成效。2019年实现1.91亿吨原油开采量,天然气产量1700亿立方米。中国有信心,也有能力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

  那么,大打勘探开发进攻仗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中国的底气来自哪里?如何才能赢得这场关乎国家能源安全的“世纪之战”?本期《新闻热点》,来自能源行业的多名院士、专家从多角度解答了这些问题。

  加大勘探开发力度,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的指示批示,是历史经验教训的结晶,是实现我国能源独立的进军号。”中国石油咨询中心资深专家查全衡认为,“我们应该在‘必要性’和‘可能性’上取得共识,以更好地开创我国石油勘探开发新局面。”

  能源安全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从美国的发展历史可见一斑。上世纪,两次“石油危机”让美国经济遭受损失,痛定思痛,美国提出“能源独立”的战略。

  2001年,时任美国副总统切尼在《美国国家能源报告》中指出,美国要一手抓进口安全,一手抓本国资源潜力。经过30余年的努力,美国本土油气产量重回峰值,改变了世界的能源格局。

  如查全衡在论坛中所说,百年世界石油史证明,石油是商品,更是重要的战略资源。

  当今中国能源格局,石油对外依存度依然很高,天然气超过了40%,高于美国历史上的最高值。而就综合国力和在世界石油业中的话语权而言,一旦当前的供应格局被打破,能源安全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

  未来很长一段时期,油气仍会是全世界最重要的能源之一。《BP世界能源展望(2019年)》指出,尽管可再生能源发展速度很快,但在2040年之前,石油、天然气、煤炭仍然是三大主要能源,占全球一次能源消费量的80%以上。

  预计到2040年,中国能源消费和产量将分别增长28%和29%,仍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

  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个工业竞速时代,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应该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科技兴油挺起国家能源安全的脊梁

 
2018年  

科技兴油挺起国家能源安全的脊梁

 
2018年  

  加大勘探开发力度,我们的底气是什么?

  近年来,中国石油在风险勘探方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

  近几年,中国石油捷报频传,中秋1井、高探1井、永探1井、沙探1井等一批风险探井相继取得突破,拓展了增储上产的新领域。

  天然气开发通过加快老气田优化调整节奏与新气田评价建产节奏,建成了龙王庙、苏里格、克深、长宁等10个20亿立方米以上的规模气田。2018年天然气产量在千亿立方米新起点上再创新高,比上年增长5.9%。其中,页岩气产量42.6亿立方米,增长41.2%。

  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便捷度。

  中国工程院院士韩大匡曾就大数据影响油气田开发举例:“以油田开发中常见的网格计算为例,一千万网格的计算,用常规的计算机数字模拟计算,需要80个小时,用大数据方法计算,两分钟就能完成。”

  中国石油抓住这一契机,积极开展大数据应用于油气勘探开发的研究,为加大勘探开发力度提供了技术保障。2019年度中国石油咨询中心专家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合在题为《石油工程大数据应用的挑战与发展》的报告中提到,过去30多年间,中国石油的信息化建设历经了分散建设、集中建设、集成应用三个阶段,如今已初见成效。

  自主打造的勘探开发梦想云平台,在“两统一,一通用”建设蓝图指引下,实现了统一数据湖、统一技术平台、通用应用统一建设的设想,大数据集成应用初见成效。

  有效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外部资源上取得重大成就。

  1993年,中国石油开启了“走出去”的步伐,26年时间,海外自主勘探、油气田并购、合资合作方面取得成就。

  自主勘探方面,中国石油累计发现3个10亿吨级、4个5亿吨级、4个亿吨级、3个5000万吨级油气田。并购方面,在11个国家19个项目,参与28个大油气田(含12个海上),其中11个巨型油气田。同时,还广泛参与国际合作,建成五大油气合作区,在25个国家运作勘探项目6个、勘探开发项目32个,开发项目32个。

  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大背景下,中国石油在沿线国家油气净产量占比大幅增加,不断取得新的成就。这些成就,都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科技兴油挺起国家能源安全的脊梁

 
2018年主要国家单位GDP能源消费比较  

  加大勘探开发力度,方向是什么?

  重视三次采油,提升老油田采收率。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士义提出,在新增储量逐年劣质化、新建产能弥补产量递减能力和效果逐年弱化的情况下,在已开发油田现有的设施基础上,通过三次采油提高采收率技术增加原油产量,是现实有效的选择。

  从行业定义上来说,现有的三次采油方法主要包括化学驱、热力采油、注气等方法,化学驱和热力采油是主要手段,其余产量落在注气技术的研究试验和规模应用上。目前中国石油的气驱产量距离满足发展的需要还有距离。因此,袁士义认为,接下来公司应加快注气提高采收率技术的试验和应用。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