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举行的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是2019年度医药卫生领域唯一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也是国内心血管领域获得的首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国医大一院心血管内科的曾定尹教授作为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之一,牵头完成了冠状动脉痉挛与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发病机制及中医药防治的研究,为冠脉微血管病变的防治提供了新路径。 临床研究证明,大多数冠心病患者除了大血管堵塞,都有微循环问题。然而迄今为止,医学界对严重影响冠心病预后的冠脉微循环功能障碍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长期以来,曾定尹围绕该领域展开研究,并在2005年与国内其他著名专家共同申报了“973”国家重点研究课题,尝试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解决这一医学难题。经过十余年潜心攻关,他们在国际首次提出“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的新概念”,系统构建了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的脉络理论,深入开展冠状动脉痉挛和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防治的临床研究,并在临床转化上有了重大突破。 除了在微血管病变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深耕心血管领域半个多世纪的曾定尹亦是新技术的引领者。上世纪90年代初,曾定尹在东北率先开展了冠状动脉成形术、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等国际先进医疗技术。时任辽宁省心血管学术带头人的他,带头推广和普及新技术,使辽宁成为全国心血管病学术活动最活跃、介入性心脏病技术开展最好的地区之一。 曾定尹还非常重视学科的发展和建设,经过5年的艰苦努力,他于1996年成功创建了我省第一个心血管病专业博士点,成为我省第一位心血管病专业博士生导师。 倾尽韶华,获誉无数。曾定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次、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两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已80岁高龄的曾定尹,仍然坚守在临床、科研、教学一线,周三带领学生查房、周五出诊,风雨无阻。“心之所向,乐此不疲。国家培养了我,推动冠心病防治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要尽自己所能多作一点贡献。” (责任编辑:冯庆洋)
相关报道 >>返回频道首页 返回本网站首页
微信订阅号 手机版 法人微博 Android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