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刚刚,海信CAS荣获国家科技大奖!背后故事令人动容!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1-10
摘要:最新消息最新消息—— 刚刚,就在上午11点,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海信医疗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共同完成的“基于小儿肝胆胰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研发、临床应用及产业化”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

刚刚,海信CAS荣获国家科技大奖!背后故事令人动容!

最新消息最新消息—— 刚刚,就在上午11点,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海信医疗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共同完成的“基于小儿肝胆胰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研发、临床应用及产业化”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院长董蒨、海信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永健与研发团队的成员一道,在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领回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刚刚,海信CAS荣获国家科技大奖!背后故事令人动容!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该项技术已经应用于全国百家三级以上医院,救治疑难疾病患者8000多例。 谁也不曾想到,7年前,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与董蒨院长的一次偶然会面,在时间的沉淀下,竟造就了一项国家级创新科技,造福了万千患者,改变了一家企业——现在,又得到了国家科技大奖的认可。 1、 那是2013年的1月6日,也是董蒨此后每每接受采访都会提起的日子。

刚刚,海信CAS荣获国家科技大奖!背后故事令人动容!

那一天,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和董蒨在青大附院的办公室有一次会面。会谈快结束的时候,董蒨向周厚健谈起自己的一桩心事。 长久以来,由于CT是二维影像,医生无法进行直观手术规划,尤其是小儿肝脏胰等器官相较成人更小,血管更细,手术难度更大。针对这一临床需求痛点,董蒨申请了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小儿肝脏肿瘤手术治疗临床决策系统开发”,计划在中国第一个将小儿肝脏数字化、立体呈现,实现精准医疗,让更多濒临死亡的患儿获得生还的希望。 但是,由于团队缺少技术方面的支撑,课题立项一年半,仍然没有多少进展。“我向科技部的专家、领导讲述了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然而在技术上却没有什么进展,无法把故事变成现实,当时特别焦急。”董蒨说。 了解这位外科专家的数字医疗梦想后,周厚健承诺,一定会帮忙。 1小时40分钟后,董蒨收到了周厚健的电子邮件,不到一个小时,又收到了第二封邮件。

刚刚,海信CAS荣获国家科技大奖!背后故事令人动容!

对方向他推荐了海信集团的计算机专家。其中就有从日本归国专门从事医疗图像处理算法的陈永健博士。董蒨从心里佩服海信的效率,自己如释重负。 作为老牌家电企业,依托在显示与图像数据处理技术上的深厚积累,海信早在2005年就开始在医疗电子领域进行技术储备,但强大的研发优势尚未找到着陆支点。 当医院与企业想到一块去之后,临床医学与显示技术、数据处理的碰撞就发生了。 2、 2013年3月22日,经过前期的多次沟通,董蒨正式到海信商谈合作事宜。他记得,“海信‘在家’的集团领导都出席了,接待的规格很高,非常有诚意。” 那一天,恰好是董蒨50岁的生日。“秘书在中午吃饭时无意间提起这个,海信领导安排了生日蛋糕和长寿面。”董蒨说,当天晚上8点多,正与家人庆祝生日和远在日本留学的孩子视频的他,突然接到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黄岛分院的紧急求救电话。 当天,家住黄岛的4岁女孩涵涵在父亲倒车时被拦腰碾过,肝脏破裂,病情危重,董蒨立即出发,连夜赶到黄岛分院进行抢救。 从事小儿外科工作30余年,身为国内小儿肝胆领域权威专家,董蒨经常面对常人难以想象的高难度疑难、危重手术。但这一次,摆在董蒨和他的同事们面前的,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腹腔打开时,孩子的血喷到了天花板。” 董蒨回忆,手术过程中,三次对肝脏进行修复,三次仍出血不止。 “我当时,汗真的一下子就下来了,传统的CT只能为手术医生提供二维图像,无法精准了解复杂伤情。这个孩子的肝脏表面,看起来没有破损,实际上没有拍到的地方有两处破口。”董蒨说—— “那一刻,我感觉到了恐惧。 下一步还有哪些问题还会不会出血还不知道,只能硬着头皮一点点把手术艰难进行。 结果,从晚上9点到次日凌晨2点,整整5个小时,他艰难地完成了手术,孩子全身血液换了4遍。 在一阵心有余悸中,董蒨也过完了自己50岁的生日。那一刻,他又一次发出来自心底的呼唤—— 术前精准判断,真的是不能再等了,孩子们也不能再等了! 3、 不久,海信集团与青大附院正式展开了对这份“内心呼唤”的研发工作。 “我的学生们都曾在海信待过三个月到半年时间,他们与工程师一起根据临床数据随时沟通,为产品研发解决了很多问题。”与此同时,董蒨的实验室里也为海信集团工程师们设有专门办公桌。“我们还经常召开视频会议,遇到问题随时沟通、随时解决。” 前期开发阶段,医生与工程师一起“杀猪”做实验亦成常事。“因为医院没有专门的动物CT设备,所以只能在后半夜带猪做CT。”董蒨说,这些猪活体的标记为“QD-piggy”,亦即“青岛小猪”。

刚刚,海信CAS荣获国家科技大奖!背后故事令人动容!

“这是国际上第一款基于小儿肝胆胰的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是从0到1的开创,我们告诉自己一定要做出来”,陈永健博士说。 但是,我们之前做的是基础数据处理,不是三维的,临床应用和算法开发涉及两个不同的专业,只能不断磨合,那时候只能白天不断做数据,然后晚上再改进算法,项目一度没有进展,压力很大。陈永健说,他们陷入了没有思路的迷茫。 至暗时刻的穿越是一个凌晨三点。“那天晚上,我们不断改进算法,不断测试,大概凌晨三点的时候,做出来的数据很好,我们都很兴奋,赶紧发邮件给董院长,没想到他也在等着这个数据,接着就回信了,这是第一步突破,大家非常振奋。
责任编辑:采集侠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