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北京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退捕上岸的长江渔民(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1-09
摘要:退捕上岸的长江渔民(8)

退捕上岸的长江渔民(8)

新华社照片,武汉,2020年1月6日 退捕上岸的长江渔民 “上岸”后的徐保安(前右)在一家鞋业公司加工车间内工作(2019年12月26日摄)。 位于长江中游的湖北省洪湖市螺山镇长江捕捞村阴雨绵绵,起重机、挖掘机、切割工具发出的轰鸣声不绝于耳,57岁的渔民夏明星看着他祖祖辈辈谋生的家伙什——一艘10多米长的铁制渔船被拆解,久久不愿离去,眼里不自觉地泛起了泪花。 夏明星所在的长江捕捞村渔民作业场所,就在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中国农业农村部近日发布《关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和时间的通告》,约11万条渔船、28万渔民将逐步告别“水上漂”的生活,退捕上岸谋求新生。 长江捕捞村有56户专业渔民,这次全部退捕上岸,渔船被拆解,政府给予渔民6万元到10万元不等的补偿。村民理事会负责人周良告诉记者,45岁以下的村民大都已外出打工,或在附近工厂工作,像夏明星这样50岁以上的渔民多以打零工度日。 同镇的洪湖渔民徐保安2017年退捕上岸,现在和妻子在离家不远处上班。“家门口上班,还能照顾小孩和老人,我俩每月还有8000多元工资,这样的日子我知足了。”徐保安说,“刚开始也会有不适应,但禁捕是为了保护长江生态,为了子孙后代,我们总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只要不好吃懒做,岸上的生活一定更美好。” “村里的渔船去年初就已集中回收,禁渔后江里的鱼明显多了、大了,我们退出来是为了让长江休养生息,对子孙后代好。政府也帮渔民转产转业,保障了我们的养老,一举两得。”湖北省宜都市枝城镇白水港村退捕渔民鲁家仁说。 有了新的生计,才能确保渔民退得出、稳得住、过得好,从根本上保证他们不再重返“江湖”。人退鱼进、人水和谐,类似长江捕捞村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 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