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概念频出,人们受价格不断攀升的刺激,肉眼所见叠加了冲动。一名受访者说,自己看见附近的一个新楼盘开盘,“价格高得离奇”,自己一激灵便赶紧签了合同。她旋即发现要是晚点买房,或能省下几十万元。 菲菲说,今年上半年深圳市陆续放出几宗住宅用地,拍卖价格很高。于是网上的购房论坛里讨论火热,觉得会抬高平均房价,“很多人就着急买房”。 房屋中介都劝着她,房价要上涨了,快些买吧。菲菲想着可能是中介冲刺业绩的话术。可是,那些中介老在朋友圈里发各种房子的照片,过段时间告知,这房已卖出去了。菲菲觉得中介也没必要这样骗人,终于真的急了。 菲菲买房还受到了央行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的影响。9月,深圳楼市开始传说,即将推出的利率市场化将推高房贷利率。 菲菲盯着的购房论坛逐渐有了购房利率要涨的论调,还有人说征信体系要改,以后有不良贷款记录的人无法享受三成首付的优惠。丈夫在浙江的房子终于卖了,菲菲得了钱,快速地购入了光明区的房子。 同一时段,小雨刚咬牙决定买房。小雨的母亲把LPR的新闻发给小雨,又议论说,网上在传这样子买房总共要多花几十万呢。 房屋中介也给小雨打来电话:“XX银行已经上调了房贷利率。你们要抓紧啊。” 休产假的小雨催着在深圳的丈夫赶紧去签合同。小雨的首付来源比较复杂:一部分是银行贷款,一部分是房屋中介代办的信用贷,最后的几万元是休产假时向家里的老人借的。 而韦贤透支了信用卡,他说自己这不算最决绝的,有的人去借了网贷。虽然韦贤自称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但他不愿意开口借钱。 过山车 11月,深圳的二套房房贷利率先涨后跌,与菲菲她们设想得完全不同。 之前到处风传二套房贷款利率要调,还有深圳征信系统要影响贷款等等的说法;倒是从没有房屋增值税政策将要调整的传言。 去看房时,房屋中介曾告诉小雨,在龙岗区超过280万元的房子都是“非普通住房”,要缴纳增值税,小雨也就答应下来。 “双十一”那天下午,小雨的丈夫转给小雨一则消息:豪宅税即日起取消。小雨一口气给丈夫回复了一大段信息:“首先,这肯定是假消息;其次,即便是真的,你发我看干什么呢?我们税都已经交了,你这不是给我添堵吗?” 确认这一消息后,小雨便是持续的坏心情。小雨埋怨丈夫一个人在深圳,通过房屋中介借的信用贷有些贵了,多花了几万块钱的手续费;要是无需缴纳豪宅税,原来可以少一点负债,算下来明年每个月能减少大约一万元的还贷压力。 与小雨不同,菲菲看到这则消息,先是感到恐慌。她憋了好几天才把买房亏了的事告诉丈夫,很怕丈夫指责她。 同一时间,韦贤本要去见客户的。当日下午,先是微博上有风吹草动,民间楼市评论员开始传播这一消息;韦贤看到,也觉得肯定是假的。后来正规媒体纷纷发了确认。 韦贤生了一下午的闷气。他不愿意离开办公室。担任互联网销售的他靠“谈判能力”生活,这件事发生后的两周他都有点迟钝。 11月初的慧云正在为新房子到处见装修队。货比三家,她见了好几个工头。慧云强调,简单地装修一下就好,要紧的是用环保材料,不要有刺激到孩子的气味。看到“豪宅税”取消的新闻,慧云取消了下午的约会。 接着,菲菲、小雨、韦贤与慧云在购房论坛和各种微博评论里互相认识了,他们约定去政府网站上留言,觉得这样做或许能获得部分的退税。 房屋中介则“安慰”小雨说,“豪宅税”政策调整最终会传导到二套房的房价,二手房价有望进一步提升,同时一手房的价格仍然受到严格调控;“到时候你们可以把房子卖掉,再换一套新住宅”。 但小雨觉得买房的过程精疲力尽,因此换房毫不现实。 12月4日,贝壳研究院发布重点城市二手房报告指出,受到“双11”新政刺激影响,深圳11月二手房价格为6.45万元/平方米,环比上升5.2%——涨幅基本覆盖了免除豪宅税给买方带来的优惠。 但房子到名下了,就要住下,“刚需”党没胆量立即换房,挣取差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