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第二届清华全球发展论坛成功举行(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2-24
摘要:中国丝路产业与金融联盟理事长曹文炼提出,在“十四五”期间首先要把国内的问题解决好,才能在“一带一路”上下功夫。要力保国内的经济增长,稳定预期、提振信心,因此“十四五”确立合适的目标非常重要。“一带一

中国丝路产业与金融联盟理事长曹文炼提出,在“十四五”期间首先要把国内的问题解决好,才能在“一带一路”上下功夫。要力保国内的经济增长,稳定预期、提振信心,因此“十四五”确立合适的目标非常重要。“一带一路”要定位为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统筹各种战略的最高的战略。要在“一带一路”的软实力上下功夫,树立海外投资的信用,扩大“一带一路”的海外学术交流和宣传。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创始院长李稻葵强烈建议“十四五”期间中国应该以我为主建立一批国际经济治理机制,同时以我为主打造一批高端论坛。过去中国参与了大量的国际经济机制,最近五年开始摸索建立自己主导的机构,但中国的作用还发挥地不够充分,中国的发展理念也没有充分地体现。应当以“一带一路”为主题建立新的开发银行,以我为主地推广中国的发展理念。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原所长陈凤英认为,整个“十四五”期间世界的外部环境可能是低增长而非大发展。世界范围内增长率持续低迷,杠杆率升高,普遍的老龄化到来,新一轮的科技革命“远水难解近渴”。只有亚洲还能保持增长,中国经济增长的问题比其他国家更小,中国的战略机遇期到来。全球治理可能出现“美国化”和“中国化”的分裂,中国要寻求“创立”新的机制,为战略竞争做好准备。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主要讨论了“一带一路”的经济外交属性。“一带一路”是中国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当前阶段的经济外交是经济与外交的互动,最终服务于中国的和平崛起。义利观是中国特色经济外交的指导原则,未来“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正确义利观的指导。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何平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和潜力。中国过去四十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内外部因素已经发生变化,未来能不能维持高速增长存在不确定性。贸易战对中国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在贸易上发展中国家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中国要实现经济增长,保持原有的产业分工是不可能的,必须要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这就是“一带一路”的意义。

论坛第三环节的主题是“大治理: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 由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常务副院长潘庆中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原院长陈岳发言的主题是从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出发,推动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的主客体、对象和价值导向都有所不同,但两者密不可分,国际问题和国内问题的界限日益模糊,国家治理也包括对国家外交事务的治理。中国应当采取将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相结合的基本立场,在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基础上关照全球治理,将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进行统筹,充分考虑全球治理的大趋势,立足于国家利益和人类共同利益的交接点确定价值导向。

外交学院副院长王帆主要讨论了中国的国际战略与经济的关系。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对外依存度过高也可能影响国家安全与战略自主性。巨大的对外贸易和投资,以及日益增长的海外人口,是否会影响国家对外战略的制定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对外依存度与国家战略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性,如何找到经济对外依存度的合理限度,避免战略选择困境,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戴长征指出应该在大变局的背景下理解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全球治理的危机从根本上说还是国家治理出现了问题,资本主义体系长期积累的危机暴露出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刚刚开始,可能要持续很长时间,取决于中国能否抓住机遇实现崛起。既有的以主权国家为单元的治理格局与全球治理存在着矛盾。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具有潜在的历史和逻辑合理性,但需要有现实的基础。中国在全球治理中要培育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型国际关系的现实基础。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周方银认为要找到百年大变局中根本性的一些变量。这些根本性的变化可能是西方由不断的扩张转而不得不收缩,在此过程中中国不应当激化中西方的结构性竞争,在完全准备好之前避免站在多方的对立面上。中小国家对大国建立的秩序是持怀疑态度的,美国对中国的竞争压力会持续增大,中国首先应立足做好自己的事情,并改善与欧洲、日本的关系。中国在国际话语权的争夺中要有战略耐心,避免操之过急。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谢韬主要分析了美国联邦政府的治理赤字。在多方面的数据分析基础上,他指出美国联邦政府呈现出两党极化、否决政治、行政权力碎片化和司法化等多方面问题。但美国政治的衰败不等于美国社会的衰败,美国社会仍然具有创新性和活力,地方政府的自治能力使美国的次国家层面治理比联邦政府表现的更好,因而不应过分夸大美国当前的治理危机。

经过一天的讨论与互动,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全球变革与中国对外开放的主题充分表达了观点,为在新的时空背景下中国如何继续扩大开放积极建言献策,发言具有高度的理论性和客观性,论坛在热烈的气氛中顺利结束。该论坛是清华大学智库中心重点支持打造的智库论坛系列之一,每年举办一届。

第二届清华全球发展论坛成功举行

[责任编辑:杨凡、武云泉]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