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小米雷军决定大举推进新零售,短短数年时间,依靠互联网起家的小米,便将线下店铺开遍了大江南北。数据显示,小米授权店从2017年的62家增至2018年的1378家,一年增长22倍。“小米之家”从2016年的51家增至2018年的586家。 尤以小米手机为例,其大多是通过小米官网及线下体验中心“小米之家”销出,其他的分销渠道也多选择京东等电商平台,如此,留给迪信通的量仅剩一部分。 不仅如此,电商企业还正在一步步蚕食原本属于迪信通的线下市场份额。比如,苏宁、国美的店面也在进军手机销售领域。 记者了解到,迪信通也曾发力线上,打造了与公司同名的的网上商城,并将网店入驻了天猫、京东、亚马逊、一号店等网上商城。只是迪信通网上商城的品牌如今未能在市场上掀起更多波澜。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迪信通很多综合店不开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迪信通就帮手机厂商开授权店了。”不过,对于与手机厂商合作授权店的情况,迪信通方面未向记者作出回复。 频频动作 国内市场下滑,这也使得迪信通选择发力海外市场。 根据迪信通披露的2018年半年报,其收入几乎都来自国内市场。而2019年半年报显示,迪信通的业务已经延伸到了印度、西班牙、孟加拉国等海外市场,但国内市场的合同收入却在下滑,从75.71亿元下降到71.86亿元。 另一方面,面对下滑压力,迪信通也是动作频频。 今年7月,迪信通发布公告拟出售上海三家附属公司25%股权。同月,迪信通还拟向京东方面发售价值约2.14亿港元股份。迪信通方面表示,此认购事项所得款金额将用于货物采购及日常运营。这一动作也被视为迪信通发力线上,与京东抱团取暖。 此外,迪信通还在各地落地了以智能科技体验为主的迪信通D.Phone UP+体验店。并表示要在稳步发展线下实体店业务的同时,继续提高线上业务占比,进一步实现线上到线下业务的融合。 迪信通方面称,一方面与移动运营商共同建厅;另一方面通过移动售货摊点走进小区、走进批发市场,发展合约业务、销售手机及配件、提供便民通信服务。此外,还配合中国移动物联网(IOT)战略,大力发展应用新业务,拓展无人机的销售及服务业务。 不过,潮玩店、淘品店效果仍有待观察,“淘品店效果不是很明显,除少数找到一些方法以外,大部分都找不到方法。”孙燕飙表示。 未来,智能手机线下渠道如何突破仍没有清晰的路径。王盈认为,线下渠道未来的发展有可能是建立在一种更好的场景与消费者进行连接,或者发展成一种全面的深化的精准服务。还可能发展成一种以社交、更智能化的需求服务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