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男子张某欠债不还,被债主诉至法院,法院判令其还钱,张某还了一部分又不还了。法院查封其手机“靓号”,准备拍卖,并用拍卖来的钱帮其还债。为了保住“一串8”靓号,张某“痛快”把欠款还清了。 高邮男子张某欠他人3万元长期不还,债主多次索要不得,一纸诉状将其告到法院。高邮法院审理后,判令张某还钱。虽然拿到了判决书,但张某仍然我行我素,不予理睬。 不久,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在法院工作人员的督促下,张某先偿还了三分之二欠款,要求后面的分期缓一缓再还。 很快,分期还款的时间又过去了,张某还是没有动静。法院依法恢复执行。 还欠1万元,张某没有偿还的意思,也不肯露面,怎么执行呢?执行人员注意到,张某的手机号码是个“靓号”,有一串数字“8”。执行人员决定拍卖张某手机号,用拍卖得来的钱还债。 执行人员立即前往电信部门,先查询该号码的归属权。确认该手机号码属于张某后,执行人员立即将该号码予以查封冻结,冻结期间禁止其办理转让、过户等手续,同时立即告知张某,要对其含有一串“8”的电话号码进行评估拍卖。 听说要拍卖“靓号”,张某坐不住了,立即赶到执行法官的办公室,并带来了剩余未还的欠款。临走时,张某表示,今后将诚信做人。 通讯员宋薇记者刘旺 法官说法 “虚拟财产”也可拍卖抵债 执行法官介绍,传统意义上的个人财产包括了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房产、车辆等财物,其实个人手机号、车牌号、QQ号等“虚拟财产”,也属于个人财产的范畴。在案件执行时,法院可以将“虚拟财产”变现,最大限度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据介绍,我市各法院已经执行过多次手机号的网络拍卖。今年4月,市民赵先生参加邗江法院执行局举行的网络司法拍卖,以29.5万元同时拍得3个手机靓号,其中一个包含“9999”的靓号拍出了13.4万元高价,成为全省法院对被执行人手机号拍价最高的一次司法拍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