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支付的模式,实际上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将线下市场拓展、收款机具布放等工作,外包给了聚合支付机构,即“第四方支付机构”。新京报记者注意到,2017年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持续提升收单服务水平 规范和促进收单服务市场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指出,部分收单机构或聚合技术服务商创新开展“聚合支付”服务,为特约商户提供了融合多个支付渠道、一站式资金结算和对账的技术解决方案,满足了特约商户对降低系统投入和运营成本、提高资金结算和财务对账效率的实际需求。 不过,《指导意见》同时画出多道红线,包括严禁收单机构将特约商户资质审核、受理协议签订、资金结算、收单业务交易处理、风险监测、受理终端(网络支付接口)主密钥生成和管理、差错和争议处理工作交由聚合技术服务商办理。严禁聚合技术服务商以任何形式截留特约商户结算资金,从事或者变相从事特约商户资金结算。 在实际的操作中,聚合支付突破红线的行为时有发生。新京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有的聚合支付机构存在越界审核商户的情况。有业内人士表示,近两年聚合支付发展时出现了一些有争议的地方。比如,有一些聚合支付公司接入一些赌博类的通道,以此赚取灰色收入,还有的涉及信用卡套现等领域。 这些大多是监管重点打击的领域。据“温州网警巡查执法”公号披露,近日,成功摧毁一个为赌博网站提供充值、提现等服务的“第四方支付”平台,共抓获犯罪嫌疑人31名,短短7个月时间流入资金达数十亿元。该赌博网站采用易某科技工作室、易某某聚合支付平台和T某支付等第四方支付平台与赌博人员进行结算,然后这些第四方支付平台再同赌博网站结算。短短7个月,仅一家公司的资金流水就达7亿元,几家公司加在一起高达数十亿元。 据披露,在犯罪现场,犯罪嫌疑人购买大量手机架设“手机墙”,这些手机屏幕上不断地更换着新的收款二维码,接受全国各地赌客的赌资。 新京报记者 顾志娟 宓迪 程维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