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现代快报 当日18点,小明的妈妈陈某回家了,带着小明又出去找了一次,还是没能找到。陈某觉得小明在撒谎,当场就给了他一巴掌。 母子俩回到家中,陈某开始检查小明的作业,发现英语作业没有完成。她拿起一根木棍猛打小明手心,命令他今晚必须把作业写完,可小明待在原地没有行动。陈某继续用木棍打小明,越打越气,觉得这孩子经常说谎,不听管教,一定要好好教育他一次。 陈某不光用木棍打孩子,还从房间里拿了根缝衣针,对着小明的腿脚刺戳数十下。就这样,年仅9岁的小明,身上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到处是淤伤。 第二天一早,陈某发现小明躺在卧室地上,身体异常,赶紧拨打120。急救人员到场发现,小明已经死亡。经法医鉴定,小明符合被他人用钝器反复打击,致全身广泛性的软组织损伤引起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合并肺脂肪栓塞死亡。 记者了解到,陈某到案后如实供诉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她的丈夫出具了谅解书。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陈某教育儿子过程中,采取殴打、用针戳等方式,故意伤害其身体,导致儿子死亡,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依法应予以惩处。但念在陈某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犯罪后积极抢救被害人,也获得了被害人父亲的谅解,可以从轻处罚。 最终,陈某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 【评析】 法院认为,上述案例均是家庭成员间的暴力行为直接导致儿童死亡,教训是惨痛的,但后悔已晚矣。 家长在教育子女过程中采用不当方法管教儿童。为人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简单粗暴的拳脚相加、棍棒教育并不能达到教育目的。陈某连续多次暴力殴打孩子,最终导致孩子死亡,案件审理时身为母亲的她极其后悔,但孩子已不能回来,她自己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孩子在教育方法上,应根据孩子自身的身心发育特点因材施教,掌握正确的沟通对话技巧和科学的培养方式,而不能以责骂、体罚等粗暴的教育方法去追求高分排名,避免上述惨痛案例的再次发生。(文中两名孩子均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