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手机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5G手机普及期:“浅滩战”与芯片赛点(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5-01
摘要:这样对比下来会发现,即使搭载了骁龙 865+X55 外挂基带的高端机,也很难在 5G 综合体验与产品轻薄上战胜搭载麒麟 985 甚至麒麟 820 的 nova 系列。这个差异化的根源,是华为在 5G 领域的长期布局和投入,最终能够比

  这样对比下来会发现,即使搭载了骁龙 865+X55 外挂基带的高端机,也很难在 5G 综合体验与产品轻薄上战胜搭载麒麟 985 甚至麒麟 820 的 nova 系列。这个差异化的根源,是华为在 5G 领域的长期布局和投入,最终能够比业界更快实现处理器全系列 SoC 化,进入了更适合实现普惠 5G 的产业形态。

  也许有人会怀疑,高通的骁龙 765G 不就完成了 5G SoC 吗?在这个领域,又突显出另一个芯片带来的 5G 市场差异化问题。

  普及市场,也需要卓越的 5G 性能

  这里我们可能要理清一个关键问题:5G 作为网络技术,是否应该在普及期给客户带来一个“打折版”?从 3G 到 4G 时代以来,常识上我们显然不认同这一方案。因为网络性能应该是各档位终端相差不多的,只有这样才能让网络成为公共基础设施,基于网络的应用创新才能达成普惠,创造规模效应。

  而面向普及市场的高通 5G SoC 芯片骁龙 765G,集成的却是 X52 基带。业界普遍认为这款基带的 5G 网络上下行速率只有 X55 基带的一半。这导致很多搭载骁龙 765G 芯片的 5G 手机,为消费者奉上的是打折版本。而只有一半速率的 5G 对比 4G 有多少优势呢?这又是个耐人寻味的问题了。

  所以说,骁龙 765G 虽然解决了机身厚重的问题,但却在用户最期待的 5G 能力上大打折扣。对比下来就会发现华为发布不同挡位 5G SoC 处理器的产业价值。这些处理器全部集成了巴龙 5000,在 5G 性能上保持了一致领先性。比如说,面向普及市场的麒麟 820,同样支持 NSA/SA 双架构和 TDD/FDD 全频段,支持 5G 手机实现双卡业务并发功能,在一卡使用 5G 数据流量打游戏时,另一卡可以同时正常接听 VoLTE 高清语音通话及收发短信。此外,麒麟 820 还能实现在复杂的 5G 通信条件下保障疾速 5G 联接,在高速行驶场景下支持先进的自适应接收机。时延方面,麒麟 820 全面加速 5G 网络搜索和切换能力,实现业界领先 5G 占网比。

  普及市场,也需要不打折的 5G,保证将 5G 价值完整交给用户。让他们探索 5G 性能,认可 5G 价值。确实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 5G 手机长期站稳市场。相信这也是业界共同的期许。

  适配 5G 的技术普惠:NPU 和 ISP 5.0 的双翼包抄

  在 5G 手机走入普及期,产品呈现爆发式发布的周期里,我们可能还要注意另外一个由芯片引发的差异化因素:这个周期里并非只有 5G 一个市场诱因,众多技术都处在加速成熟,走向移动终端市场的变化区间里。就像前两年开始,没有手机不讲 AI,不着重描绘自己的 AI 能力。那么 5G 来了,就应该 AI 退位了吗?

  事实上,就像 5G 体验和适配应用会在多年中持续演进,AI 技术也是长期进化的底层技术。如今很少有手机应用或者功能会用不到 AI。而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未来 AI 将更有用,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进化。

  这就带来了另一个问题,5G 普及周期里,是否应该让其他技术也加速普及?毕竟 5G 只是网络基础,基于它的产品和应用创新却可能不仅仅基于网络一种条件。其他关键性能,比如 AI、图形优化、摄像头能力,都是与 5G 相辅相成的技术互因。

  这种情况下,5G 普及应该伴随着其他关键技术的普及,这又是芯片所承担的关键能力。在去年麒麟 810 发布时,我们分析过搭载端侧 AI 计算独立单元 NPU,意味着一个全新产品周期的开始。而在麒麟 985 和麒麟 820 上市时,我们可以看到 NPU 的进化被保留了下来,并且完成了高速进化。

  比如说,麒麟 820 采用自研华为达芬奇架构 NPU,实现了 AI 性能与能效的升级,相比上一代性能提升 73%。基于 AI 应用创新,麒麟 820 将领先的 AI 体验带给更多价位段的手机用户。而麒麟 985 则采用了创新设计 NPU 大核+NPU 微核架构,NPU 大核展现性能与能效,微核 NPU 实现超低功耗 AI 应用。基于端侧 AI 能力,麒麟 985 搭配了全新的 AI RAW 技术,能够显著改善影像质量,在提升图像细节的同时降低噪点,并且能有效解决多人合影时出现的边缘人物影像畸变问题,对画面边缘进行实时 AI 校正,带来更理想的成像效果。

  基于端侧 AI 能力,以及 HiAI 平台进一步提供的能力开放,赋能 AI 开发者。麒麟正在持续推动 AI 走入普惠化周期的深度,而这一行动与 5G 的普及相遇,可以造成 5G+AI 这对时代最期待搭档的化学反应。既然备受期待,那么这个组合能力就不应该是旗舰机的自珍。

  另一方面,麒麟 820 和麒麟 985 都搭载了第五代华为自研 ISP,像素吞吐率较上代提升 15%,能效提升 15%,并且支持 BM3D(Block-Matching and 3D filtering)单反级图像降噪技术和双域联合视频降噪技术,能够显著降低照片和视频拍摄中出现的噪点问题,轻松应对夜间拍照。

  从芯片的角度看,麒麟 985 和麒麟 820 赋能下,nova 系列获得了显出不同于业界 5G 手机的综合能力差异化,在 AI、拍照、游戏等领域能够释放领先的体验和用户价值。5G 与这些技术之翼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技术融合创新,才能带来用户真正期待的 5G 时代,而不是好像仅有网速提升这一招。

  整体而言,在 5G 普及化的关键周期里,移动芯片正在像 3G 和 4G 时代一样,又一次成为决定产业身位,甚至行业洗牌的关键因素。它能够直接指明 5G 手机之间的差异化所在,形成 5G 赛道初启阶段的核心赛点。

  对于消费者而言,目前这一周期选择 5G 手机,更应该审视芯片带来的底层差别。新的技术时代正在适配新的消费评判规则。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 5G 带来的乐趣之一。

责任编辑:采集侠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