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手机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智能手机市场增长陷入停滞 国产手机迎大变局(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5-25
摘要:总体来看,国产手机产业链整体技术都在提升。在硬件应用速度提升方面,全面屏、快速充电、旋转摄像头、五倍无损变焦、四轴光学防抖、DSP图像处理芯片、隐形指纹识别、虚拟现实等技术纷纷应用于国产品牌手机。 在人

  总体来看,国产手机产业链整体技术都在提升。在硬件应用速度提升方面,全面屏、快速充电、旋转摄像头、五倍无损变焦、四轴光学防抖、DSP图像处理芯片、隐形指纹识别、虚拟现实等技术纷纷应用于国产品牌手机。

  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华为搭载人工智能算法的麒麟970芯片为全球首款人工智能芯片,OPPO在其最新发布的旗舰手机上加入了人工智能美颜算法。

  而为了加码创新能力,国内的手机厂商巨头都在抓紧成立自己的研究院,华为、OPPO、vivo也在相应地做出战略部署。华为目前的研究重点是智能芯片,vivo更侧重于人工智能在手机上的应用,而OPPO则是着眼5G和AI,为万物互联时代布局以手机为核心布局多智能终端及智能家居。

  相对来说,华为布局最早,2011年,华为整合成立了2012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有新一代通信、云计算、音频视频分析、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

  从2018年开始,OPPO 和 vivo 也开始迎头赶上,开始布局致力于技术研发的研究院。

  去年4月,OPPO宣布成立OPPO研究院,OPPO研究院院长刘畅表示:“研究院将聚焦在软件、硬件和标准三个领域,围绕5G、人工智能、影像处理和新材料新工艺等研究方向开展前端研究。”

  而反观其余部分厂商,则怠于ID创新,技术提升迟缓,产品功能鸡肋,因此在鏖战之中便先败下阵来,中小品牌中正在加速退出或消失。

  金立宣布破产,进入破产清算的债券申报阶段;锤子手机也不好过,持续被爆裁员,断货,CEO罗永浩辞任法人,公司存款被银行冻结等负面消息;美图与小米合作,将包括手机的设计、生产、销售和最终营收均移交小米,仅提供影像技术服务、品牌名称,换取销售毛利率的10%。至于中兴手机、360手机、魅族、酷派和努比亚等,日子也都不太好过

  实际上,创新一直是这个行业的主旋律。只不过以往的10年间,创新的话语权基本集中在苹果手中。这家市值层破万亿的巨人,似乎一直带着乔布斯的现实扭曲力场,带领着所有玩家都按照苹果的“标准”来设计手机。而在2018年,这一格局被打破,国内品牌不再紧盯着苹果的动作,而是纷纷祭出创新的招数,各领风骚。苹果不再占据着绝对的创新话语权。

  但苹果失去的话语权也并没有直接过渡到华为、小米、OPPO、vivo的一家,甚至也并没有过渡到中国品牌这个集体。2019年,手机行业中可能不会出现哪一个品牌有绝对的领导力,这不是说市场份额,而是像此前苹果做到的一样,有能力给其他厂商设置产品的标准。

  可以肯定的是,每家依然存活的品牌都会竭尽全力的创新。但是无法肯定的是,消费者会为哪种创新买单,而哪一种创新最终会胜出,成为未来手机的模样。这可能是10年以来国内品牌面临的为数不多的黄金机会,可以与苹果、三星等老牌厂商站在同一水平线上,将创新力放在同一个赛道上比拼。如果胜出,那么行业领导力的这个回报是巨大的。但是这对于失败者来说,不仅要承受收不回的研发成本,甚至可能面临出局的危险。

  集体进军海外,全面覆盖每个渠道

  手机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再加上全球手机出货量已经开始呈现下滑趋势,一定程度上来说已经饱和,尤其国内市场。因此,国产手机集体继续布局海外,除了之前的东南亚、印度之外,欧美市场也是国产手机出海的重中之重。

  作为目前仅次于中国手机市场规模的印度,这两年一直是中国手机厂商的必争之地,同时也是支撑三星出货量的主要区域市场之一。

  东南亚和印度市场是国产手机厂商最先瞄准的地方。在东南亚地区,国产品牌已经抢占了半壁江山,在多国市场大受欢迎。据市场研究公司IDC统计,2018年第三季度小米出货量为1170万部、vivo为450万部和OPPO为290万部看,仅印度市场就占据了这些厂商海外市场销量的一半,甚至是2/3,足见印度市场对于这些厂商在海外,甚至是全球市场的战略价值。

  虽然说OV在印度手机市场有较早的布局,但从2018年第三季度的出货量和市场占比看,与三星仍存有较大差距,目前在印度市场三星最大的对手就是小米。

  据IDC统计,2018年第三季度三星在印度市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为960万部,市场份额为27.3%,排名第二,同比增长4.8%,应该是三星全球各主要区域市场为数不多尚还增长的市场。同期,排名第一的小米出货量为1170万部,市场份额为27.3%,二者实际出货量相差210万部,尽管看似差距很大,不过从第二季度三星曾经一度反超小米夺回印度智能手机市场首席看,三星在印度市场的竞争力犹存。

  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竞争的加剧,华为意识到印度已经成为其与三星争霸以夺得新一波增长的重要市场。直到今天,华为手机在印度市场仍未进入前五。为此,华为去年11月份在印度公布了“投资破亿”的三年计划,计划投资超过1亿美元以扩大印度的生产和销售渠道。

  但是在印度和东南亚市场,更为畅销的是低端机型,厂商的品牌形象难以得到提升。因此,手机厂商们都开始向更发达的欧洲市场进军。

  各大厂商从年初开始便纷纷瞄准欧洲市场,在欧洲大陆的各个国家举行产品发布会,建立当地分支机构与营销体系。其中OPPO于6月在法国巴黎举行发布会,推出全新旗舰OPPO Find X,成为中国品牌在欧洲的另一支生力军。

  拓展海外市场对OPPO来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OPPO也在18年将原OPPO中国大陆市场营销业务负责人吴强调整到海外市场,全面负责OPPO海外市场整体业务。

  小米同样在加速欧洲的布局。5月24日,小米在意大利米兰发布小米MIX 2S等产品,宣布正式进入意大利市场。而小米另一个引人注目的消息则是在2019年大家开工的第一天宣布原金立总裁卢伟冰正式加入小米。有消息称这名手机行业老兵也会负责小米部分的海外业务。

  在中国市场战胜苹果和三星的国产机品牌,将继续在欧洲挑战苹果和三星在高端市场的地位。

  当然,对于中小品牌,跨出国门遥不可及,也只能固守国内市场,马太效应在此显示得淋漓尽致,强者愈强,弱者难振。

  单纯从出货量上来看,国产品牌确实对苹果——尤其是在中低端市场造成了影响。但是,放眼全球的话,国产品牌仍有挑战。在美国市场,中国手机品牌很难打开局面;在欧洲市场,中国品牌与苹果、三星还是有巨大的差距,并不足以挑战或威胁到苹果。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