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à-vis亦即“面对面”,在本次展览中,我们安排两个互为他者之物相遇,是为了在每一方进入对方视线的同时,在两者之间制造一种“间距”(来自法国哲学家Franois Jullien的哲学概念)。这一间距并非静止不动,相反地,它所产生的张力使得双方不断打开互为他者的对立,并使之畅通,从而展开无穷互动的可能性,产生出可供对方开发的丰富资源,并激发双方的未思之思,新的语境于是生发而来,真正的对话也随之呼之欲出。
高 枫枫 / 艺评人 策展人 制片人 编剧 巴黎第七大学哲学(美学)博士 巴黎第八大学电影系学士、硕士 巴黎地平线画廊艺术总监 Ⅰ 随时处于工地中的设计者
2019深圳设计周主题展“相视”布展现场 拥有法国影视和当代艺术理论及实际操作经验的高枫枫,谈到如何同时在两个领域中切换和平衡角色时表示,她将自己视为一个设计并参与施工的,随时处于工地中的设计者,自己当下的工作都是这个在建工地的一部分。因而无论影视和当代艺术领域所创作出来的作品其实都可被当作一个文本,一个原材料,它们有着相同的理念、气质、品味、轨迹,共同铸造着一种可能性。 同时,她也注意到国内关于“跨界”的普遍说法。而在法国“跨界”其实已不再是“跨界”,或者说,远远超出“界”,而更强调背后的那个“人“:是谁,在做什么?一个法国创作者可以有一个很长的角色阐释,同时是作家、导演、舞蹈家、画家、音乐家……而其实背后都是同一个人,可以理解为一个创作者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同一个作品。 作为紧邻蓬皮杜艺术中心的巴黎地平线画廊Galerie Paris Horizon 艺术总监,高枫枫目前已经为画廊带来了20余个艺术家个展,既包括来自中国大陆、韩国和中国台北等地的亚洲旅法年轻艺术家,也包括具有国际知名度,作品已为蓬皮杜艺术中心等大型艺术机构所收藏的法国知名艺术家。
2019深圳设计周主题展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举办 Ⅱ 相 视 / 艺术与设计之间 法国与中国之间 实际上,她一直希望将法国在当代艺术领域创新和探索的面向展示给中国观众,尤其是深圳观众的面前,因为她认为深圳是一座既务实同时又充满想象力和创新力的城市,正如本次深圳设计周“设计可持续”的主题构想所体现的那样,让“设计”跳脱出具体化和实用化的危险,加入到关注人类共同命运的思考之中,也正契合本次展览的策划初衷与理念,即思考如何让“设计”能够更多地关注“艺术”所关注的问题,而不只是在形式上变得更加艺术化而已;同时令“艺术”又能够切入“设计”对于人类日常生活的关注,由此更具有解决现实问题的力量。
2019深圳设计周主题展设计展区 基于此,在设计周组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高枫枫的团队即在法国组织起来自16家法国设计师事务所的24位法国设计师的91件作品,他们中不乏红点设计奖及其他国际知名设计大奖的获得者,以及6位在多媒体领域极具知名度的艺术家作品,其中更包括跻身世界当代艺术最前沿的Laurant Grasso2018年新作,本次展览为该作品首次在亚洲地区展出。 在2000平米的展场上,高枫枫将艺术与设计、中国与法国拉近以相视,在两者的间距中,令艺术家、设计师、观众,及其本人,思考其未思之处,并共同参与到对于“可持续“的反思之中。 Ⅲ 中国与法国 深圳与巴黎 我在:您之前一直在法国工作跟生活,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您回到深圳承办这次的主题展呢? 高枫枫:我的家在深圳,父母在深圳生活,我每年回来几次都会发现短短几个月中深圳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里有越来越多好的场馆,展览条件都非常不错。深圳是一个年轻开放、具有活力的一个城市,这种气质都与法国的艺术精神相符合。 之前在法国做展览的过程中,我们有很多的当代艺术展的计划,如何能够在深圳、在中国落地生根。我们有一个偶然的契机跟深圳设计周接触之后,我发现深圳设计周是跟我们的想法最契合的一个平台。他们很尊重我们的想法,放手让我们去做,并且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予以及时的专业协助,让我们能够非常顺利的落地,这些可能都是我们跟深圳设计周最后能合作成功的一个原因。
2019深圳设计周主题展多媒体艺术展区。最上图为文中提到的Laurant Grasso2018年新作 我在:您这次主题展的主题是相视,请问您是如何看待艺术与设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的呢? 高枫枫:关于艺术和设计关系的争论由来已久,前不久在法国的蓬皮杜艺术中心把全世界最著名的当代艺术家和理论家放在一个论坛上面讨论这个问题,到最后也没有得出结论。 |